时间过得真快,小鱼儿已经四周岁了。作为她的妈妈,我经历了初为人母的激动、紧张、惶恐,现在已经进入了探索期。
有幸在三岁的时候,与麦娜杰瑞巧遇,每周一次的课程成为小鱼儿最开心的事。在麦娜杰瑞,不仅小鱼儿交到了朋友,增长了见识,而且对于我,也获益匪浅:交到了朋友,增长了见闻,更重要的是,在家长课堂里,学到了与孩子成长相关的许多干货,由此也进一步引发了我对育儿成长的连环思考。
一、做能搭台、敢放手的父母
我们这一代人做父母,很多人想到的是要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什么是最好的条件?物质上,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精神上,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除此之外呢?我的体会是想孩子所想,做一次孩子。最根本的要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身高一米的孩子,你眼中的世界还会和现在一样吗?你看到的是一个巨人的世界,原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可能由于身高和体力的原因,变得力所不能及了,孩子们的世界就是如此。所以不要轻易拒绝孩子“抱抱”的要求,也许他只是想站得更高,更好地看清这个世界。
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关键在于四个字“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孩子,如果你是Ta,你会怎么想呢?不要用成人俗套的想法去判断孩子的行为。
孩子身上什么东西最宝贵?童真!包括天真可爱的表现欲、永远在线的求知欲、不知疲倦的行动力。家长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提供舞台给他们,让孩子们尽情挥洒,快乐成长!不要轻易说出否定和拒绝孩子的话。
二、如何锻炼IQ
智商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代表一个孩子的综合能力。如何提高孩子的IQ?为孩子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和自在顺畅的沟通模式。
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早睡早起、自己穿衣吃饭、做事专注、有自我管理意识(整理玩具、讲道理)、懂日常规矩(排队、红绿灯),有基本安全意识等等。
如何形成好的习惯?放手尝试+积极引导。比如穿衣吃饭、整理玩具的习惯,完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做。比如日常规矩、买玩具的规则等,都要在一次次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在Ta脑子里建立概念。
家长注意:一是不打击好奇心。孩子对任何事情有好奇心,尤其是对于生命起源和日常危险,Ta保持了最原始的求知欲。不要打击和回避,用平常心去讲解生命起源(推荐绘本);对于日常危险,可尝试的去尝试,不可以尝试的和Ta去讲解和讨论,直到Ta明白。二是敢于试错。即使孩子在尝试过程中失误了,也不做惩罚,而是总结失误的教训,再接再厉。三是用成人的语言去沟通。遇到问题,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让孩子养成遇到问题分析思考的习惯。
这么做的好处:大脑在一次次的锻炼过程中,才能不断获得意识的链接,而把孩子保护起来,事必躬亲,是剥夺了孩子大脑经验总结和能力链接的机会,这种做法太残忍。
三、如何锻炼EQ
我相信情商是可以锻炼的。一方面,要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体会情绪。开心最明确,那么兴奋、激动、委屈、悲伤这些情绪,孩子能否感受到并准确表达呢?小鱼儿第一次说“我好兴奋”的时候,我还蛮激动的,想想这孩子不知从哪里学会的这个词。
我记得芝麻街绘本里,有一本就是《认识情绪》,里面介绍了各种情景下对应的情绪,是一本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的绘本。另一方面,进一步认识情绪需要沟通和共情。共情的方法之一就是“自黑”,孩子委屈了、失望了,事情做不好了,和孩子坐下来,抱一抱,然后说“宝宝今天觉得委屈了,妈妈明白,因为妈妈小时候也发生过一样的事情,……”,用“自黑”的办法,让孩子从不开心的情绪中释放自己,然后总结经验,下次再试。
这样做的好处,最明显的是养成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让孩子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交朋友,为将来顺利度过“叛逆期”打好基础。
四、如何锻炼AQ
锻炼逆商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挑战”和“体验”。锻炼逆商的关键点在于正向激励,永远用鼓励的语气去引导孩子去做,而不用负向激励的词汇提醒他(比如:不要……、不能……、不可以)。
把每一次孩子失误、犯错的时刻,当成触动Ta思考,引导Ta进步的最佳时机,鼓励Ta总结经验,再次出发。
这样做的好处:锻炼逆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从何而来?从一次次失败-总结经验——再失败-再总结-最终成功的过程中,磨练而来,想想看,是不是越早行动越好,失败越多越多成功机会呢?
五、如何锻炼FQ
锻炼财商可以从很多方面做起。一是学会等待。学会等待是每个人学会控制欲望的第一步。家长可以在满足孩子欲望之前,建立规则(一次只能买一个玩具,一次只能看一集动画片),让孩子在遵守规则或违反规则的过程中,体会到控制欲望的感觉,然后慢慢体会并建立相应的社会规则(不做惩罚,而是建立规则)。二是培养爱好。让孩子在体验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明白坚持的意义。坚持的品德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及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非凡。三是参与家庭金钱支配活动。逐渐形成金钱概念。(参与水电煤付费、参与超市购物、策划自己的零用钱使用计划等)
六、和孩子谈理想
以上内容,主要围绕孩子在3-6岁的成长,在孩子6-10岁时,我们和孩子谈什么呢?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是谈“理想”,这个被我们抛弃了很久,似乎已经和我们远离的,有点“形而上学”的概念。谈理想,谈目标,当我们真正做到了在IQ、EQ、AQ、FQ上所能做到的一切,我们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呢?期待之余,我想对于理想,应该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那时的Ta一定有了让我们欣喜的答案。
感谢Cloud,我只能按照自己粗浅的理解照本宣科,希望在麦娜杰瑞,能有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