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剧透)
其实,如果不是大家都叫好,我基本是不会去看《战狼2》的。
一是听着这名儿就不是我的菜。我是一听见动作、战斗、燃这些词就有点脑壳疼的大龄已婚文艺女青年,如果特别有名的大片也会去捧场(防止落伍),但绝对不是刚需人群;
二是之前对吴京无感。原来对吴京的印象还是《太极宗师》里那个娃娃脸很能打的少年,只是最近似乎风光不及当年了。偶尔的曝光都是跟老婆谢楠有关,结婚啦,生娃啦,新闻里说吴京非常疼妻子爱家人。印象是比过去好了不少,形象也立体了许多,但仅凭硬汉柔情这一点,还是没有让我走进电影院的冲动。
但我为啥还是去看了呢?冒着小雨,狠心抛下皮孩子,走到半路鞋子还磨脚,去了附近一个没什么人气的陌生小影院,上上下下跑了两遍才找到影院的电梯入口……
一是之前说的,大家都叫好。打开手机,随便一个app,随便朋友圈一个什么人,都迫不及待告诉我,《战狼2》的票房飙的比老年人的血压还快呢!一个字“燃”,两个字还是“燃”!经验告诉我,口碑这么好的电影,无论多不对自己胃口,至少是值回票价的,差不了!
从国产垃圾电影堆里摸爬滚打惯了的人民群众,眼睛虽不至于一定雪亮,但至少不再近视的。
二是题材我爱。战狼火了,我也顺便(被迫)了解了下电影的故事背景,中国海外撤侨?这样的新闻我是一看再看、特别爱看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不用看电影,光看看类似的新闻我都快激动哭了。
这里不得不佩服吴京的选材能力,也许不光是选材能力的问题吧,《湄公河行动》之后想到要做这个题材的人应该不少,可是很多人只是想想,吴京却做了。毕竟,军舰、非洲、战乱……这一堆关键词随便拉出一个来,都够制片喝一壶的。
看新闻里说,为了拍这部电影,摄制组拉去非洲,真的是与天斗(非洲天气炎热,水土不服、中暑晕厥都是家常便饭,有摄影师还被蜘蛛咬得半身麻痹),与人斗(你以为在非洲的贫民窟拍摄是玩的咩,要知道,在那里,平均每天51人被杀,抢劫次数363起,不要问我这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与猛兽斗(去非洲不拍狮子怎么够味呢,野生的狮子请不来,驯养的狮子也不好惹,据说拍狮子戏时,驯兽师被咬伤,吴京也为了安全一度躲进笼子里不敢出来)
真的,说到态度和用心,这里要给吴京点一颗小小的赞。
三、我还蛮想看看达康书记持枪打斗的场面。这句话换成90后可能会是:“我还蛮想看我们家张翰持枪打斗的”。人说这部戏没什么流量担当的大牌,但我反而觉得,这样用演员,是很聪明的。平时一直在“开会”的达康书记,一直在“壁咚”的塘主,转头去了非洲,单手换弹夹也会了,坦克也会开了,想想都勾得人心痒痒。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反差萌”?
当初很多投资商也曾向吴京提出,希望用某些当红明星,因为“在市场上有流量”,并且认为这“超出十几倍”的片酬,花得“值”,可是吴京霸气得很:“我不能被资本强奸!中国电影被资本强奸了多少部了?还再强奸我来了?”“不受!”
真的帅炸了,这里再送一颗赞。
其实看看我的想法,大概也代表了大多数走进影院贡献票房的吃瓜群众的心理,从众、爱国情怀、爽感、明星……再加上口碑带来的各种话题、文章的推波助澜,这不,票房就这样“蹭蹭蹭”马不停蹄奔过20亿。
说回电影本身。
我发现网上的评价还真是两极分化,一面有人不停的强调电影燃爆、吴京励志,喷的一方就觉得过了啊过了啊,是不是有点浮夸了,这是中国人的意淫吗?那个吴京把自己搞得太个人英雄主义了吧~还有那个,忒煽情了,垃圾主旋律电影!
我觉得任何基于电影本身的讨论都是好的,但如果搞道德绑架,逼别人“不好评不是中国人”就太过了,看到主旋律电影就有偏见也不好,其实好莱坞大片还不就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
说实话,如果我在完全没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看这部电影,我会特别惊喜,想不到你是这样的吴京,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但如果有所期待,而且期待值被拉得还挺高的状态下看,我会有一丢丢失望。
先说,影片主要卖点,打戏。
刚开场就是水下格斗,虽然我不爱看格斗,也不太有研究,但还是觉得逼格蛮高的。
后来的战乱爆发啊,医院营救啊,夜战无人机啊,虽然节奏哪里总感觉有点不对劲(对比《湄公河行动》那场流畅出彩的营救戏),但在特效、场面各方面在国产商业大片中还是不错的。
其实动作戏要好看,不能只是震撼、大场面,要打出风格打出创意,而且要紧紧配合剧情推进,营造紧张感。否则再精彩的打斗打上十分钟观众也是要昏昏欲睡的。毕竟,谁没见过几个大场面啊。
总而言之,对我这个普通观众来讲,影片里动不动车海追击、直升机迫降、坦克飙车的打斗戏已经完全够用了。
我觉得有点突兀的地方在逻辑和叙事。
起先,冷锋独闯非洲,我猜,这大概是个为爱人复仇的故事。后来局势突变,冷锋的任务突然变成了撤侨,好吧,这也没啥问题。当赵东来同志指着表说,我只给你18小时,时间一到军舰只能走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小激动的,看吧,要燃了呢,有点生死时速的感觉,肯定是排除万难,在最后一分钟带着医院跟工厂的所有同胞们成功脱离战火的故事,还得是“一个都不能少”那种。
谁知道,到医院就已经死了一堆人!而且很奇怪,不知道怎么一晃神的功夫冷锋就带着女医生跟小姑娘开车逃走了,迫不及待进入追车大战。然而医院留下的那些人呢,怎么不管了,就这么留下被屠杀了?说好的是来救人的呢?
好吧,其实这也不是啥大问题,现实可能就是这么残酷。
到了工厂,故事又跟我完全想的不一样了,我以为接下来的重点肯定是怎么带着这一大帮子人历尽千难万难去往港口。结果不知道为啥天杀的雇佣军们就抓着冷锋他们死磕,就一直一直困在工厂打CS,变成工厂保卫战了。打退大boss后,去到港口的过程倒是没什么波折了。
还有,老觉得别扭的是,如果冷锋不去工厂,工厂的人会遭受这样的重创吗?要是设计成实际上工厂外表平静暂时安全,其实已经成为反派大屠杀的目标了,亏了冷锋他们赶到会不会更好的?主要是后面反派为了追击冷锋和小姑娘,下的火力实在太猛,而且反政府军实际上是不打算主动袭击中国人的,真的不能不让人这么想啊。
就是整体感觉前面铺垫很好,剧本高潮部分反而弱了,没什么戏剧张力,打打打,打通关就高潮了。本来刚开始反派杀人的时候紧张感还比较强烈,后来打的多了而主角全都命大,没一个挂掉之后心情反而有点麻木了。
刚开始准备撤退决定要不要带全体人一起走的时候有些人性的挣扎和描述,但后面基本就没群演什么事了。所以到最后的情感高潮部分,只靠冷锋拿着手机直播屠杀这样的一个举动,实在太弱,有点强行煽情的意思了。
(ps.其实我比较想看被营救出来的每一个个体的反应,或因获救激动开心,或因亲人被杀痛苦等)
逻辑方面,有人质疑用铁丝网接弹头啊,抹了毒的弓弩啊,我不太懂,但我觉得为了影片好看做这些设计没什么,这又不是军事科教频道的节目,能说的通就好。
但雇佣军头目莫名其妙就杀雇主的行为就让人感觉有点太任性了吧,说好欧洲最专业的雇佣军呢,以后还怎么做生意?看到雇佣军头目接二连三地任性举动,总觉得后头得有个特别大的阴谋。但结果就是,反派就是这么单纯的坏,坏的直接坏的纯粹。
反派形象太脸谱化(都是大块头、头目冷酷下属愚蠢,还有个不苟言笑的冰山女杀手……)这也是很多商业动作片的套路,你甚至会有点错觉这些反派是从某部欧美动作片里直接穿越过来的。但正面人物倒还挺出彩,张翰、于谦都有亮点。
最后说到爱国主义情感的处理上,我比较喜欢那种比较客观的表现方式,比如于谦刚开始说自己不是中国人了,后来上了中国军舰又慌忙说自己是中国人这种对比,比如女医生说要去找美国海军陆战队求助,但实际上美国使馆早就撤了这种对比,不太喜欢的是,最后结尾时全都热泪盈眶那种大特写,还有赵东来同志鼻孔张特别大的大吼。最深的感动,是可以默默无言的,比如全体一言不发举着国旗过交战区的场景。
最后再说一点,有人说,吴京在影片里太个人英雄主义了,的确,一个做过这么多年动作片演员的导演会自然地把自己的看家本领拼命往外使,就像张艺谋那么爱耍宝摄影技术一样,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导演的个人色彩了。
也许这种题材拍成纪实风格的会更真实更震撼,但怎么说呢,这就是打上吴京标签的一部商业大片,够真诚、够用心。在中国当下这个浮躁的影视圈,票房千金都不敌“真诚”二两。
华语动作电影明星里面,成龙、李连杰、甄子丹都纷纷封神过上“无敌多么寂寞”的生活了,吴京还在搏命的路上。
我想,吴京的这次成功一定只是个开始,期待这个带着“不合时宜的理想”的导演界新星带来下一部更成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