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尤二姐尤三姐,我们再来说一说尤氏。
尤氏,贾珍的填房妻子,宁府里的当家奶奶,贾府整个家族族长之妻,皇帝亲封的三品诰命夫人。元春被封为皇妃时,贾母与邢夫人、王夫人和尤氏都按品大妆起来,坐四乘大轿入朝,到皇宫里去谢恩。
从表面看,尤氏是何等的尊贵风光,但实际上她在宁府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权力,凡事她都要顺从贾珍。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她只是贾珍的填房,只有贾蓉一个继子。而且也没有王熙凤那样显赫的身世背景,没有娘家的强硬势力作为自己的支撑。
从作者把尤老娘称为尤老安人来看,尤氏的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六品的小官,而且还去世了,只有一个继母和她带过来的两个妹妹,还需要宁府帮助支援。势单力薄,这就决定了她不可能像王熙凤那样张扬跋扈。
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情败露之后,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王熙凤之所以敢指着尤氏的鼻子大骂,把尤氏揉搓成一个面团,把尤氏作践的连丫鬟们都看不过去,不都是因为尤氏没有过硬的背景吗?王熙凤之所以敢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不也是压根就没有把尤氏放在眼里吗?
王熙凤指着尤氏骂:"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得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名。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
尤氏真的是没才干、没口齿吗?我们通读全书,将会发现尤氏并不是没才干、没口齿,她才能不输于王熙凤,而德行又比王熙凤高十倍,她唯一缺少的是背景支持,因此她在贾府行事就没有那么强硬。她也不是一个没有口齿的人,只是没有王熙凤那样伶牙俐齿,也不像王熙凤那样会讨贾母的欢心。
作为宁府的当家奶奶,贾珍的妻子,她尽本分做好应该做的一切。梅花盛开了,就置酒席请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宝玉等过来赏梅花。为了让王熙凤悠闲自在地享受一回,单独请了王熙凤过来逛逛。
贾敬快要过生日了,她提前两天和贾珍商量如何给太爷祝寿。贾敬虽不回家,她依然吩咐管家预备了两天的筵席,又请来了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宝玉等过来吃寿宴,赏菊花。
她的儿媳秦可卿是一个小户人家出身的出色女子。或许因为她自己出身也并不是特别高,所以她不因秦可卿的出身低就轻看她,而是非常欣赏这位美丽能干的儿媳妇,让她帮着管理家事。
可是近日秦可卿却出奇地生病了,早上又因为她兄弟秦钟在学堂里被人欺负而又气又恼,没有吃饭。
然后,璜大奶奶怒气冲冲地来找尤氏。璜大奶奶是谁?她所来是为何事?
贾璜,原是贾家玉字辈的嫡派,但其族人哪里能都像宁荣二府的富贵,贾璜夫妻守着些小产业,又经常去奉承凤姐和尤氏,凤姐和尤氏也时常资助他们。这璜大奶奶的侄儿金荣也就蹭着在贾府的学堂里读书。学堂里与秦钟打架的正是这金荣。
璜大奶奶怒气冲冲地来,原本是要找尤氏评评理,告秦钟如何欺负她侄儿金荣了,并且她认定秦钟做得都是没脸的事,因此理直气壮地来找尤氏。
尤氏难道不知道秦钟在学堂里与金荣打了架吗?她看到璜大奶奶一脸怒气难道不知道她所为何事吗?尤氏做到了息事宁人,让璜大奶奶只字未提又气色平定地离开了。
尤氏是如何做到的呢?细读大半页尤氏的絮叨,你才会真心佩服她的口才。拉闲话中就把璜大奶奶想要说的话都吓了回去,最后又平息了她的怒气,让她气色平定地离开。
璜大奶奶只问了一句:"今日怎么没见蓉大奶奶?"尤氏便展开了长篇大论,对秦可卿好一顿夸。说到秦可卿生病了,又说"连蓉哥儿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掯她,不许招她生气,叫她静静的好好养养就好了。她想要吃什么,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往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她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找去。'她这为人行事,哪个亲戚,哪个长辈不喜欢她?所以,我这两日好不心烦,焦得我了不得。"
这番话把璜大奶奶的口堵得死死的,她原本是来告秦氏的状的,可是看到尤氏这么夸自己的儿媳妇秦氏,她哪里还好意思开口告秦氏的状?
尤氏接着又说:"偏偏今日他兄弟来瞧她,谁知那小孩子家不知好歹,看见姐姐身上不大爽快,就有事也不当告诉她,别说这么点小事,就是你受了一万分委屈,也不该向她说才是。谁知他昨儿学堂里打架,不知是哪里附学来的一个人欺辱了他了。里头有些不干不净的话,都告诉了他姐姐……她听了这事,索性连早饭也没吃。"
这些话看似是在拉家常,但却是故意说给璜大奶奶听的,你侄儿金荣不过是在这里附学,却在学堂欺负我儿媳妇的兄弟,说一些不干不净的话,气得我儿媳妇饭都没有吃,我不跟你计较,但你应该知道好歹,应该感到过意不去。
尤氏一点责备的语气都没有,假装不知道谁和秦钟打了架,把璜大奶奶要找秦氏理论的盛气早就吓回去了。尤氏如果真计较起来,把她侄儿金荣赶出学堂,那就没有上学的机会了。
尤氏又故意说:"我想到她这病上,我心里倒像针扎似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大夫没有?"贾璜夫妻他们小户小家,怎么可能知道什么好大夫?她只不过是看璜大奶奶吓傻了,借机叉开话题,让璜大奶奶插口说句话。
最后璜大奶奶气色平定地离开。而且觉得尤氏和贾珍待她不错,要留她吃饭,就转怒为喜。这尤氏哪像没口齿的呀?她不动声色地就平息了一场没有必要的争端。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尤氏的这番口齿是说给比她地位要低许多的人说的,贾璜夫妻依附宁府,金荣母子又依附贾璜夫妻,金荣靠着与贾府间接的一点联系附在贾家的学堂读书。当然秦钟也是附学,但是他与贾府的关系更近一些。尤氏如果采取强硬态度呵斥一顿璜大奶奶,恐怕璜大奶奶也无法,但这不是尤氏的处事风格。
尤氏还和贾珍商量"你到哪里寻一个好大夫来与她瞧瞧要紧,可别耽误了。"
此时她应该还不知道丈夫贾珍与儿媳妇的偷情,她应该是打心眼里喜欢秦可卿,不在乎她的出身,认为她是一个模样、性情都极好的儿媳,并真的为秦可卿的病担心。如果尤氏此时就已知道了,那说明她的城府实在是太深了。
假如她此时不知道,待后来发现真相,她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真心错付?如何面对这背叛?她又如何默默地消化这些痛苦?她没有王熙凤那样的家世背景,没有资格去闹。她也无法对人诉说这样没脸的事情。
她唯一的发泄不满的方式,也仅仅是在儿媳妇的丧事期间托病不出来料理。
因此就有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让王熙凤大展管理之才。但事实上,尤氏并不是没有才干。作者特意写了一回《死金丹独艳理亲丧》来突出尤氏的才干。
在贾珍、贾蓉都不在家的情况下,尤氏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这是不容易的。听到贾敬亡故的消息,她命人先将玄真观里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等贾珍回来发落。又请太医看视到底是什么病。一面命人飞马报信,一面将尸体用软轿抬至铁槛寺停放。贾珍至少要半月功夫才到,天气炎热,实在等不得,她就自行主持,择日期入殓。一面预备开丧破孝,一面做起道场等贾珍回来。
贾珍回来对她的处理也是相当满意的,可见尤氏还是挺有才干的。
尤氏不是没才干,没口齿,只是她没有王熙凤那样的背景,也没有王熙凤那样的飞扬跋扈和咄咄逼人。
有人说尤氏出身低,丈夫不爱,长辈不喜欢,小姑子不待见,她也没背景,没子女,最后连继母、继妹妹都没了。尤二姐去世,送丧的只有贾琏、尤氏以及少数的几个媳妇婆子。接二连三地送葬了三位虽没有血缘关系但也算她娘家人的亲人,她的内心该有多么凄凉?
从此她便孤身一人,如此荒凉的人生,在贾府这样的环境下,她如何生存下去?她又是如何坐稳了宁府当家大奶奶的位子的?我们下一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