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几个心理学术语
1、自洽,也叫个人身份认同
自洽的人就是自我无矛盾的人,即所做所为符合自身逻辑。拥有自洽心理的人,可以通过自我安慰,从而缓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并且能达到自我制愈的最终效果。
一个自洽的人,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坦然接纳自己,不盲从、不随大流,自信且坦诚。面对生活的进退,能保持平稳的心态,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
自洽缺失的样子
举个例子,一个人他生来热心肠、喜欢助人,本性淳朴,心地善良。但他却生长在一个冷如冰霜的家庭,所以形成了内向敏感的性格,外人很难走进他的内心,因为长期孤独,而设立了心理防线,因为怕被伤害,所以不能展现自己的本性。即使他遇到了别人有困难,但是早已习惯了冷漠,即使遇到了乞丐,但他怕路人对他投来鄙视的目光,从不展露自己的本心、本性。这样的人就处于不自洽的状态。
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固有的思维方式,不知道如何释放自我,与人相处,所以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
2、俄狄浦斯情结:也称“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这个术语源于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
3、与俄狄浦斯情结相对应的是“恋父情结”。
二、一首歌和一个故事
1、一首歌,英格兰民歌ScarboroughFair,讲述一对恋爱情侣闹矛盾,分隔两地,彼此向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男方要求女方给她做一件没有针缝的棉衬衫,女方要求男方送一个皮革做的镰刀收割庄稼,以此证明对方的爱。
2、一个故事:一个小伙子结婚时到岳父母家接新娘子,岳父岳母提出再增加10万元彩礼才能把姑娘接走,证明小伙子是爱他们女儿的,小伙子和中间人说临时只能凑5万元,先把新娘子接走,岳父坚决不同意,后来就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3、问题:为什么一对男女证明相爱,要星星要月亮,表现的是绝美之爱?要10万块钱反倒成为恶俗,成为爱的反面?
到底为啥这两者之间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呢?本质上都是要,要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稍微对比一下,发现爱里隐含着永远不可能被满足的欠缺感,一旦欠缺感变具体的钱和物,是可被满足的,爱就消失了。
尼采说,心理学是通向根本问题的终极途径,是需要通过心理学的方式去了解他。
人类最深层的动机和欲望隐藏在潜意识里。更深层次的了解爱的动机,用肯定生命的方式来驾驭潜意识复杂的权利冲动。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阐述了三大真理
1、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
2、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偏的心理情结。
3、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与人之间这种爱的隐藏在这种有欠缺感的潜意识之中。
那么欠缺感是如何形成和塑造的呢?
1、小婴儿怀胎十月从妈妈子宫里出来,首先在产道里会经历一个恐惧的黑暗阶段,到截断脐带经历与妈妈分离,再到离开母体感受到匮乏,这几个阶段是储存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的。所以冥想“走进母亲”可以让人归根,回归到丰盛的意识本源之中。
2、婴儿出生最初无自我感觉,情感来源于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到舒适、满足,这种情感上的舒适,他没有意识到来源于母亲的触摸、乳房,孩子跟母亲之间的感觉是完全融为一体的,共用情绪母体。既快乐着妈妈的快乐,悲伤着妈妈的悲伤。至于为什么不知道。(一元关系)
得到妈妈照顾的孩子,虽然身体分开,但是感觉是一体的。
3、孩子6个月~3岁经历第一次与母亲分离,意识到母亲与自己是不同的,母亲不能随时随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二元关系)
孩子的第一次创创伤,例如给孩子断奶,类似事件会让孩子逐渐意识到母亲的乳房传递的身体的满足,还是母亲声音的回应,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们迫使把自己的需求、欲望分离出去,孩子失去对妈妈的掌控感。
4、在3~6岁时经历第二次与妈妈的分离,在与父亲和母亲构成的三元关系中,意识到母亲不是独属于自己的。(三元关系)
开始认识到对于母亲的爱,还有一个竞争对手就是父亲。小孩对父亲形成深层次矛盾的情感,对父亲即崇拜又敬畏。
5、5岁左右,孩子很多愿望无法得到父母回应,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孩子开始建构另外一种方式抗争。
父母与自己是不同的,父母无法满足自己所有的需要,但是他又需要父母的爱而生存下去,于是就把父亲和母亲身上的特质内化到自己身上构成自己的品质,代表一种强大的权力,吞噬式的并入另一个人(自己身上)
孩子6岁之前显意识和潜意识都是打开的,也就是说孩子的生长环境、抚养者会直接进入潜意识陪伴孩子终生。
所以爱本身就是一种缺失,是深藏于潜意识深层未被满足的欲望。追爱寻爱是对生命的呼唤
当孩子知道依恋的客体目标永远无法实现,于是就把他依恋的客体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趋同。
我们爱自己身上的品质,某种程度就是爱父母身上的品质;我们责怪自己的理由,这正是责怪父母的理由。我们与社会关系的互动,实际上是与父母关系的互动非常类似。我们把他看作是对我们生存关系至关重要的权威,这会形成一个超我(理想之我)。潜意识内化出来的超我成为自身品质,很大程度上很难与母亲分离,认识到不一样,无法占有母亲所有的爱,所以就会始终带着这种欠缺感。
欠缺感在人的潜意识当中是伴随人的终生的,构成了爱的目标。这种目标就是要找到这种爱的自洽,以此满足欠缺感。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父母内化到自己身上的特质,渴望被父母认同。
孩子容易得到父母认同,欠缺感就会在自洽中建立起个体身份认同。
孩子与母亲分离时产生的焦虑,欠缺感没有处理好,无法完成自洽,无法得到父母认同,就会通过外界具体的物质要求来实现。
例如,别人认为孩子很漂亮,但是孩子还是想整容。就是你认为他好不好与他自己认为他好不好是两码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一个高自尊的人,不代表他自己有多好,但是他认为自己很好;一个低自尊的人,不在于别人评价他有多优秀,在于他自己觉得自己不优秀。
人喜欢某个人就是喜欢自己身上的某种特质,进而是喜欢自己父母身上的特质,以此完成潜意识之中的自身欠缺感。
最高级的爱情就是在现实中碰到另一个自己。有一句祈祷词里说,我和我的伴侣是生命中的兄弟姐妹,我们互相信任坦诚相待,我们已经在灵性层面互相吸引了。吸引力来自何方?来自生命伊始之际对欠缺感的目标追求。人这一生都在寻找这种目标!让自己舒服,好像回到母亲身边的满足感。
爱似乎在呼唤一种你永远无法完成的欠缺感,当这种永远无法实现的欠缺碰到一个需要满足现实物质需求的时候,爱土崩瓦解。当这种无法实现和欠缺遇到另外一种无法完成的欠缺,我要星星我要月亮,我喜欢会持家有道会过日子的,我喜欢温文尔雅事业成功的,莫名喜欢你深深的爱上你,就是人对生命深处欠缺的追寻。深层逻辑就是自己父母身上的特质,投射在你对异性朋友的追求,被父母认同的自洽感。
孩子通过努力,无论考的好或者不好,都能取得父母的认同。很大程度上是解决了自己的欠缺感。一个孩子即便考了全校第一,如果无法得到父母认同,他也无法解决欠缺感。很大程度上他无法完成自洽(让自己舒服的程度)。
一个人的自洽程度不在于自己个体有多优秀,而在于父母对个体身份认同的程度。而一个具有自洽程度好的人,就会乐观,有勇气,能够自我疗愈,不钻牛角尖,有能力解决现实中碰到的困难。不会违背初心,能够想尽办法,不改变目标寻求恰当的方法去面对。若是结果不好,也不会后悔自责。尽全力做好过程,不执着于结果。
抑郁症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无法感受到被爱,进而感觉自己不配爱,不值得爱,潜意识之中会把人代入与母亲第一次分离的焦虑状态,如果这时又被被支持的力量抛弃,就会产生活着没意义,一死了之的心理。所以婴儿第一次与母亲分离,孩子6岁之前与父母的互动,被父母认同,都会直接介入潜意识,影响孩子一生。
我是不完整的,又无法在父母嘴中得到完整,得到认同,他就会在身外寻求认同,通过物质来满足,如果不给在10万就不结婚,如果你不能满足我的某个条件我不能娶你。这种对爱的贫乏,会通过不断的物质满足,条件满足来完成,结果越索求越贫乏,越无法自洽。
爱是一种创造,爱也是一种能力,而创造和能力的先决条件就是来自生命深处对欠缺感的自洽。
你把天上的星星水里的月亮的给我呗,通过这种对理想的无法完成,表达以一种永恒的欠缺感,
我是以往失去的所有的爱的集合。柏拉图说,爱是一种拥有,因此没有失去就没有爱。解释了爱的深层动机。
我渴望拥有爱,但是我也喜欢我自己。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我的自洽感的完善。我配的上拥有爱,我拥有配得感。
一般在父母这儿不太好获得认同的,就不会很好的处理欠缺感,就无法获得认同,无法完成自洽,从而会寻求物质的满足,产生爱的匮乏感。
人一旦进入爱情,就会退化到最原始,让我们感到舒服的源头。没有什么比爱情更能解释这种舒服的感觉,自己与宇宙融为一体。自己与恋人的界限完全撤销了,你似乎可以在对方那里为所欲为,时间被静止了,结合成了永恒,我们停留在无差别的世界里边,这个世界里,除了爱一切都不重要!
弗洛伊德说,任何事物一旦形成,永远不会消失,依然也会再次出现!爱是一部欠缺的历史,它是由潜意识动机主导的。人与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对欠缺感的处理。处理好了,自然欠缺,但是在自洽中,我能欠缺,我也能喜欢我自己,我配的上,我值得拥有;若是我欠缺,但是我配不上,无法自洽,就比较麻烦了。所以人的自我成长之路,是一部自我救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