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学的课文里,有一篇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刚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理解不了作者所想表达的思乡之情。那时还在上小学的我,天天住在家里,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和父母互道晚安,每天醒来的第一眼,看见的是父母。父母和家对我而言,是十分稀松平常的事。作者对家乡那浓烈的思念之情,我无法理解,即使语文老师给我们解析了之后,我还是无法理解。
02
上了大学,我才读懂了乡愁。
我的大学所在的城市,和我的家乡隔了十万八千里。每天只有寒暑假可以回家,正应了那句,“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这里的方言与我的家乡不同,这里的气候与我的家乡不同,这里的饮食也与我的家乡不同。
我的家乡有很多美食,也十分注重传统节日。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中秋节是要吃月饼的,冬至是要吃汤圆的。
在家的时候,我对这些传统节日并不在意,时常会忘了今天是什么节日,节日里的食物对我而言也是可有可无的。
上了大学,每到节日的时候,我就分外地想家。端午节,我想念家里包着香菇、板栗、鱿鱼、鹌鹑蛋和瘦肉的大肉粽,即使学校里买的到粽子,却没有家里的好吃;中秋节,我想念家里的莲蓉馅的蛋黄月饼,即使学校里买的到月饼,却没有家人陪伴在我身边,与我一同欣赏那圆圆的月亮;冬至节,我想念家里的汤圆,那是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的糯米,用水和着,搓出的一块块小圆,放在红糖水里煮着,即使在学校里也吃的到汤圆,却也没有家里的那一番味道。
03
有一次,走在路上,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像汤秋千一般地向上跃起,划过一道弧线。我忍不住多看几眼,投去羡慕的眼光。
在我小的时候,也喜欢出门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蹦蹦跳跳。他们推着我做汤秋千,他们陪着我玩跷跷板;他们带着我去公园赏花,他们带着我去动物园看狮子。多想回到那个时候呀,有家的地方,就有温暖,就有关怀,就有疼爱。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对偏爱的都有恃无恐”,陈奕迅的这句歌词,不仅是在描述对爱情的态度,这也是许多人对家的态度。
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是离开家乡,在外省上大学的。一年只有寒暑假两次的回家机会,但是很多人都选择的寒暑假不回家。
“妈,我想找份实习,暑假就不回去了哈。”
“爸,我下个月有科创比赛,要留校做项目,暑假就不回去了哈。”
“爸,我要准备考研了,在家里复习不下去,暑假就不回去了哈。”
我听过身边太多的朋友说过类似的对话。在很多大学生的心中,似乎把家排在了最末位,而排在家前面的,往往是能力提升、个人发展、就业前景。他们愿意为了一次实习机会而不回家,愿意为了争取一个奖项而不回家,愿意更好地复习而不回家。
曾经听见朋友说过一句话,让我感到很心寒。朋友说,“本来暑假不想回家的,但是因为要练车,所以还是决定回去。”
什么时候,家开始变成只是一个寄宿点,只是你为了做某件事才顺便回去的地方?我们并不是要道德绑架,要求你必须因为回家而放弃发展机会。只是,对于家,应该多一份情感。可以在百忙之中抽空给家里打个电话,可以在长假里空出几天回家看看爸妈。因为,当你读懂了乡愁时候,你会发现,家越发的珍贵。
朋友们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就点个“❤”,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吧~你们的鼓励是我坚持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