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小节中,已经谈到文化十纬度的问题。
十字圆环理论:宗教、哲学与艺术领域笔者把它们代表为“天”的部分,指人的精神层面的思想活动。把历史、政治、文学领域代表为“地”的部分,指人所处的现实世界环境部分。而经济、军事、科技与社会处于天与地的中间属于“人”的部分,指人是如何通过这些具体社会活动和实践。
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靠人在现实中的努力进取,不断创造去完成天地精神的转换,以此证明人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达成人的精神与天地精神相往返的自我实现的终极目的。
从心理测评的角度讲,做心理测评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自身的短板,看到自身的长处。
长处要继续保持并提到,而短板必须及时加以弥补。一般情况下,最短的那块板往往是每个人最忽视的,或者说是最不愿意提高的那部分能力。
比如一个喜欢做艺术设计的人,就最讨厌那些逻辑推理的事物,对那些需要用到逻辑分析的工作往往会有强烈的排斥心理。
一个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人,也非常不习惯带有太多感情色彩的沟通方式,总是习惯于就事论事,用非黑既白的思维看待问题。
一个喜欢灵活变化,不希望受太多拘束的人,对于那种讲究系统性和流程化的工作模式,也会感觉到做出改变非常难受。
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想到,与其加高长板一尺,还不如加高短板一寸。只要在短板上下很小的一部分功夫,每次做一些小小的改进,木桶里水的蓄积量就随着木板的加高,而相应增加了体积。先做哪个更划算,一目了然。
当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短板后,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从以上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入手,找到适合自我训练的途径。
比如一个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看问题缺乏客观性,就可以选择哲学、经济、历史、政治等人文典籍阅读,增强这方面的思维训练。
如一个人缺乏想象力,思维灵活性程度不足,那宗教、艺术、文学领域的经典阅读,也许可以帮助其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再如,一个人行为上缺乏自制力、个性比较散漫自由,那阅读军事、科技、经济及社会领域的著作,可以帮助其树立严谨的态度和自律的行为。
总之,哪块板比较短就先补哪块,但最终还是要渐次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关心涉足的领域越多,知识体系就越全面,看问题就有更多的视角和联想,找到更多可借鉴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历来都比较重视通才和通识培养,注重人文教育,注重品德的树立。
但是发展到现代,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和行业岗位的日趋细分化,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专业化和细分化的倾向。
所以,往往培养出来的人只是在某个专业领域的能力,但其人文素养和各领域知识的全面性上缺乏融汇贯通的知识交汇点,这才是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的问题核心。
因为,在各领域的发展到最高阶段,必然是可以相通的,可以说就是一个哲学感悟的境界。
在各领域要实现创新,必须要靠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和思维启发,来推动本领域的借鉴和发展。
特别是对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我们还是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缺乏细致耐心的工作方式,因为基础学科研究不是投入就马上能看到成效的,这是需要时间和经验来积累的。
现实中,往往中国的一流头脑都去了最热门的应用型的学科领域,忙着赚钱和享受生活。
而进入基础学科研究的可能只是二三流的头脑,他们可能是进入不了热门的专业,被调剂到了基础专业,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们自愿选择的,从事该专业的主观能动性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专业上要出成果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国外同行。
而国外的基础学科发展与我们相反,头脑第一流的学生都去了基础研究的学科领域,而且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资金来持续地搞探索研究创新,往往只有二三流学生才会去应用型的学科。
在笔者看来,应用型学科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基础学科的理论储备水平。
往往国外的政府或者企业家,在一个基础研发项目上会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投入巨量资金,而一旦项目成功,那将是形成具有经济垄断性的产业,这个回报是长期的。
国家的学科发展如此,人的发展同样如此。如果我们每个人能从端正自己的态度,少一些浮躁和功利,把自身最优质的资源(精力、时间、热情)用在最值得投资的地方(人文学科),假以时日这种长期的投资一定会到来惊人的回报。
这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有没有投资意识?知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投?怎么投?是否敢于坚持投下去?这是对我们每个人心理承受力的极大考验。
现实中,大部分人缺乏这种前瞻性的眼光和投资的魄力,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的总是属于很少的那部分人。
但是,不付出艰苦的努力,确实不可能有大的收获。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改变就不太可能产生。
人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在于“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挑战自己、发展自己”,这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努力进取,不断遇见真实自我的探索之旅。
人生重要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只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去做,那这个结果往往会另我们失望的。
如果我们带着一种享受过程的快乐心情去做,那很有可能会有一个惊喜的结果出现。
所以,中国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至理名言,高明的生存智慧。
“尽人力,听天命”才是做事情的态度,把“过程留给自己,把结果交给上天”是笔者人生经历中最大的精神感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