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又叫动机,推动做一件事的力量。
·内在动力:做事的动力来自于内在,享受乐趣,为了提高能力,出发点与自己有关,与体验有关,能自得其乐。如果把一个人比喻成一辆汽车,即有发动机,又能生产原料,自给自足,形成了做事闭环,能驱动自己。
·外在动力:做事的动力来自于外在,是为了酬劳、分数、奖赏义务、赞赏等等外在,外在动力要么没有动机,要么没有燃料,必须有外在的动力才能配合,一个人不能形成闭环。
内在动力案例:一位父亲,在7年级的时候拼音还没有认全。有一天,他对机械闹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想知道闹钟是怎么工作的。。。
有内在动力的人(主动):过程成功,结果成功。
仅有外在动力的人(被动):被苦难淹没,没有力量跨过困难。
主动和被动行为背后的原因是意愿:有钱难买我愿意。我愿意是最宝贵的动力。
意愿的背后,也就是真正阻碍的是感觉。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感觉分类:衡量自己,衡量孩子。
基础感觉:一个人是否开朗,做事是否昂扬,是否有激情,这就是人的基础感觉。有的人做什么都没有意思,葛优躺最喜欢。
对事的感觉:比如有人喜欢画画,看到燃料就满心欢喜;同样的人,让他跳舞,他就浑身不自在完全找不到感觉。也就是说,对于具体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倾向。
孩子的基础感觉好,对事的感觉都好,孩子拥有丰沛的内在动力,这样的孩子未来可能会做一样,爱一样。
孩子的基础感觉不够好,对某事情的感觉很突出,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天文,有的孩子喜欢读书,这样的孩子,未来可能会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但对于其他领域隔行如隔山,未必能专研得进去。爱一行,干一行就是这类。
孩子的基础感觉不好,对事的感觉也不好,父母看着心疼又抓狂,这样的孩子厌学的几率比较高。
更悲催的是,不仅孩子的基础感觉不好,对事的感觉不好,父母的两个感觉也都不好,双双互相纠缠,形成一个螺旋。这个双方的误区在于只看行动,不看感觉。想打破这个螺旋的局面,最关键的是抓住感觉,顺便观察行动,主次关系绝对不要颠倒。
让孩子积极主动的策略:家长原地撤退,最主要的任务不是控制孩子,是方法错了。要直接放弃,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养感觉!
1、对孩子的作业减少监督,写晚了或走神了,稍微晚点再提醒,就事论事不蔓延,避免冲突。
2、平时的生活,父母尽量言语简洁,态度中正,减少对孩子的指责说教。
3、多培养乐趣,多陪伴玩耍,营造轻松的氛围。
敢放手,多多滋养孩子的感觉,感觉对了,一切都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