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其人
二、日记介绍
三、日记流转
四、日记展示
五、个人心得
一、作者其人
金毓(yu)黻(fu)(1887-1962年),字静庵,灯塔市八家子村人。
1907年,毕业于辽阳启化学堂,后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1913年入北京大学文科;
1930年,任辽宁省政府秘书长、东北大学史地教授;
1931年,任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1943年,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
1946年,回东北,视察东北文物;
1947年,任国史馆纂修、沈阳博物馆筹委会主任;
1949年,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
1952年起,任中科院历史所第三研究所研究员。
有《渤海国志长编》、《东北通史》、《中国史学史》、《宋辽金史》等著作,编有《辽海丛书》、《奉天通志》、《明清内阁大库史料》(第一辑)等。其中《中国史学史》为国内史学史研究发端之作,不在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下。而《渤海国志长编》更为补史之难得之作。
二、日记介绍
金毓绂老先生自幼仰慕曾国藩曾文正公之为人,从事日记,自少至老,日无间断。金先生所撰《静晤室日记》记录时间为1920年3月6日至1960年4月23日,历时40年,计分169卷,装订成17函、170册,共约500余万字。
“静晤室”三字的含义,金老先生在日记中解释道:“静晤者,期以静中有所悟也。”用这种静中有悟、静中求乐、主静戒动的思想来自勉,以求达到摒绝外诱、潜心学问的境界。这与《曾国藩家书》中“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有着相同的修养。
《静晤室日记》依照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晚晴四大日记之一)体例,以读书治学札记为主,间记生活琐事,举凡四十年之生活经历、时事政治、读书笔记、治学心得、文物搜集、考古游记、遗闻轶事、诗文唱和等皆载入其中。既可作为日记,又可作为全集来阅读;合之为一部书,分之可成为几部书。可于此一书中辑出学术年谱、读书札记、考古游记、金石书画经眼录、诗文集、东北地方掌故和辽海人物录等多种专书。不仅如此,《日记》中还收录了大量的古史珍籍,以及许多已发、未发的论文、著作、讲话、书札等等,许多史实不见于正式载籍,也鲜为局外人所知,史料价值甚高,弥足珍贵。
三、日记流转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静晤室日记》伴随着金老先生历尽动乱与磨难。沈阳沦陷时期,南关萃文斋主人雒竹筠将部分日记带人关内,颇历艰险,后又转去南京。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金老先生将转往南京的图书送存于安徽采石镇北大同学鲁亚鹤家。同年年底,老先生由安庆转赴重庆,将藏书中编号为甲十号箱的《日记》和甲七号箱的其他书籍取回。1939年,《日记》已积至百卷,为防患日军空袭,金老先生将《日记》及其他书籍寄存于友人毛春圃家。1940年6月末,重庆遭敌机轰炸,毛春圃家在一小山之上,被一枚炸弹全部震毁,幸而从瓦砾之中巡回《日记》数十册。老先生感叹道:“余心血所在,幸而未毁,亦可谓得神佑矣!”
1952年10月,金毓黻自北京大学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新的工作单位。因“本所学术空气及环境甚佳”(《静晤室日记》P7354),故而“视所为家”(P7357)。1957年11月5日,他患重病之时,决计将极为珍视的《静晤室日记》全帙165册捐赠给近代史所,“一为便为保存,不致散失,二为可供所中同人利用,三则希望将其中之可存部分,由所中帮助辑出,印为札记,以便流传”(P7533)。
1958年金毓黻已72岁高龄,拟整理书稿20项,其中以《静晤室日记》居首。但当时研究所领导认为,近代史所“以研究近代史之重点机构,应先其所急”,而“日记为私人自撰之稿,与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少远,可以不列”(P7636)。
1962年8月3日,金毓黻病逝,近代史所遵照其遗愿,安排他生前“气谊相孚”的知音荣孟源整理《静晤室日记》部分札记,并计划交由中华书局出版。荣孟源为此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整理工作进展甚速,虽于1963年据中华书局意见暂停,至1964年6月,已完成日记选编工作,并将整理的书稿于1963年冬即陆续交到所中打印。但迁延日久,直到1964年底仍未打印。荣孟源甚感沮丧。而此时金家要求他归还日记,经过三番五次的交涉最终把日记都归还了金家。
1966年风暴来临,《日记》即被视为“封资修”先被展览示众,后来差点被当成垃圾扔掉。
日后由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整理,1993年由辽沈书社出版。
四、日记展示
《静晤室日记》始终划一地用特制格式的毛边纸写就。朱丝栏,行草,字体如行云流水,秀逸飘洒,行间与栏眉上有加注或自评,每卷首还钤有印章共计二十余枚。每十册合为一函,蓝布装帙,上有老先生手书题签《静晤室日记》,足见老先生对它的珍视与喜爱。
五、个人心得
金先生勇于追求奉献的生命态度和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对于当下的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一生的道路和如何践行竖立了很好的标杆。吾辈能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来到世间该做的那件事,向着一个个标杆,一步一步,奋力奔跑,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