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冲突、信仰及个人品味通常不适合使用第三法
青少年叛逆并非反抗成年人,他们反抗的是成年人想要夺走他们自由的企图,他们反抗的是成年人按照自己的形象改变他们或塑造他们的努力,反抗的是成年人的唠叨,反抗的是成年人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是非观念行动。
如果孩子们明确地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的确妨碍了其他人的需求,他们通常很愿意改变他们的行为
因此父母只需把自己的努力限定在改变孩子那些切实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有时孩子会愿意把它们的不可接纳行为,限定在父母看不到或听不到的时间或地点。作为回报,父母同意不再对孩子施加更多的压力
第三法不是一种按照父母的理想来塑造孩子的方法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人需要保有自由的权利,而通常他们会从家里开始
必须要把孩子视为单独的个体或独立的人,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给孩子赋予公民权利或特定的不可剥夺的自由
允许孩子自由地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我们”拥有“孩子的时间(如果可以),也许就只是他们初生为婴儿的那段时间
父母的行为甚至比言语更能展示他们的价值观或信仰
父母的行为是父母向孩子”传授“他们的价值观的最好方法,可能也是唯一的方法
而很多父母总是要求孩子”按我说的去做,不要按我做的去做“。试问父母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求孩子做到?
想起一个段子:有种鸟很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因此父母传授自己的价值观要通过以身作则,而不要通过说教,或者通过父母权威
不要试图通过权威和权利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价值观
父母如果作为咨询顾问传授何为”正确与错误“的事只能通过与孩子分享、提供意见和建议,通常不会超过一次
不要过分推销、不要过分强调、不要说教、不要强迫孩子接受
最有价值的工具:积极倾听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父母无法改变的事情”清单:吸烟、家庭作业、婚前性行为、引发争论的着装、喝酒、在学校惹麻烦、与某些孩子交往等等
或许这就是为人父母需要付出的代价之一。你可以尽自己所能,然后期望最好的结果,但从长期来看,你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结果可能还是不够好。那么,接受你无法改变的。
最后以纪伯伦《孩子》结尾,我经常会找出来看的一首诗,时刻提醒自己:我并不能“拥有”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现在我还知道我无法用我的权威将某些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
《孩子》
纪伯伦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弓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