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西安太大、太商业化了,人情冷漠,没有自己家乡的温暖。
有人觉得西安太土了,和同级别相比落后很多,这品牌那品牌都找不到,对这个曾经辉煌了几千年的古城表示失望。
也有人觉得西安很有魅力,历代的洗礼让这里的各种建筑、方言、小吃都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随便一个路名就代表着一段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
对,这些说法都对,这个处在西北、在黄土高坡中拥有一方宝地的十三朝古都,住着三类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人,他们组成了如今这座西安城风土人情,成就了现在有些尴尬,又有些可爱的局面。
第一类人:将西安当做生活目标的人
典型:快递小哥、服务员、中介销售
作为西北五省之一,陕西是个穷地方,对于西安之外的整个陕西来说,大部分人都仅仅处在温饱阶段,来到西安上学、打工、挣钱,买房、安居,是很多人一生的目标。他们被叫做「西漂」西安是他们见到的第一个大城市,或许也是最后一个。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他们改掉了一些之前在镇上村里的卫生、谈吐坏习惯,不再随地大小便、逐渐学会说普通话等等。但一个城市改变的力量没有那么大,他们依然会保持很多家乡特征。在穿衣品味、生活审美、内在精神这种更深的层次上,改变的则更少。他们每每回到家乡时,都是穿着最时尚最好看的那个,而到了西安,却被认为是「西安好土好村好直男癌」的代表。
或许有不少人讨厌他们,认为他们就是让西安土气、落后、素质低的原因,但对于他们自身来说,这里是改善他们生活,甚至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地方,赚更多钱、定居西安、成为一个「城里人」,让自己的子女也成为「城里人」,是最重要的。
他们的愿望,应该是工资的涨幅能够尽快超越房价,希望能在西安找到一个不嫌弃自己家世、愿意一起奋斗的伴侣。钟楼小寨之类的美女饱饱眼福就够了,不奢求其他,怕对方瞧不上,更怕自己养不起。
第二类人:将西安作为跳板的人
典型:高校学生、西安户口人
西安拥有的高校数量居全国前五,它吸引了非常非常多学习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来到西安。在了解了西安的小吃、历史之后,他们就对西安开始失望了。上学中他们发现,北上广深有了什么新品牌新模式,总是在一两年后才出现在西安,新鲜劲早就没了。假期去了趟成都、重庆以及其他的大城市后,更能从各个方面感受到西安的落后。终于,他们参加校招,拿到了北上广的 offer ,离开了这里。当然也有很多人被西安的航空、电力、高端技术公司拿下,拿着远高于大部分西安人的工资,开始下一步的职业计划。
另一个群体,是土生土长的西安城里人,他们从小就开始竞争,18岁之前的任务就是上名校小学、名校初中、名校高中,同时保持不错的名次。在成年之后,经历逐渐丰富,他们感受到了西安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但同时又有着强烈的故乡自豪感(其实就是吃和历史)。大部分人能在西安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拿着差不多的工资,靠着爸妈和自己一起买房、买车。少部分顶尖人才纠结许久后去到北上广,成为「北漂」,在那座城市之中打拼、恋爱,尝试定居,也在几万一平的房价和西安几千一平的房价中不断纠结。
可能你我都是这样的人,我们谈论的话题,是西安怎么越来越堵了,城市修建能不能再给力点,哪个区域之后的发展怎样,西安又开了什么商业综合体、Apple Store 何时才能在西安落地等等。
第三类人:慕名的,或者过路人
典型:旅游者、研究者、学者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西域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重要的历史意义,西安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应该能排在全国前五。粉巷、骡马市、端履门、洒金桥、玉祥门,西安各处的地名都包含着古时候的生活方式,或者历史的重要进程。东木头市、西木头市,就是「东西」词语的来源。西安小吃中的半数以上都是「回民清真食品」,也表示着这里长期的西域文化融合痕迹。
不论是年年来西安的旅游者,还是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兴趣、或者工作职责的人,西安土不土、洋不洋气他们都不在乎,几千年的时间造就出的这段城市,就是最好的礼物。在顺城巷喝喝茶、在城墙上散散步,逛逛大雁塔,看看兵马俑。西安的房价大涨,还是地铁通车,都不如「发现上官婉儿墓」对他们的影响大。西安这座性感的城市,能让他们看到更多的历史,看清人类的进程,就是最大的价值。
黄土高坡、大西北中心、丝路起点、十三朝古都,这些都是西安。在这三十年的经济飞速中,西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西安,是交融着梦想、嫌弃、奋斗、悠闲、土气、韵味的城市,虽然不比北上广超级城市的复杂,但也是包含着三种生活方式、三种世界观的大城市,不知道100年前的西安面临着什么问题,但现在,他无法同时满足三类人的梦想,有着许多尴尬,与更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