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在一个父亲性格内向,性情温和,且体弱多病,而母亲强势霸道、脾气暴躁的家庭中。对原生家庭的记忆,最多的就是母亲无休止的吵闹和对我的打骂指责。诚然,他们是爱我的,在物质上,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是父母都极尽所能的给我最好的,但是他们完全忽略了他们长年累月的吵架对自己子女的心灵创伤有多深。
如很多成长在不幸福的家庭中的孩子一样,我也暗自告诫自己,我以后当母亲了,不能成为像我母亲那样的人。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孩子,男孩,很幸运,遗传了他父亲乐观开朗的性格而不是像我内向不爱与人相处。但是我发现自己和先生相处的模式以及我对待孩子的一些言语行为,和我的母亲极为相似,我感到莫名的恐惧,我变成了那个我自己很讨厌的形象。
我会要挟先生,你不答应我什么条件,我就让你如何如何;我会突然因为他的一句话,暴跳如雷;我会地要求先生和儿子必须要按照我的意愿做事情;我会看儿子各种不顺眼,指责挑毛病,我觉得他很差劲,而老师、教练等他人对儿子却会赞扬有加。
在家庭里,和家人的相处模式几乎成了母亲的翻版。我深知自己不可以这样下去,但有时无法自控,时刻会被点燃。
令我更担忧的事,孩子有时候对待和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时,说话的语气、姿势和我如出一辙,我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他。
我必须想办法自救,我的原生家庭就是一个悲剧,我不想让自己的家庭延续这个悲剧。
我翻看了不少关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文章,父母自身的言行、世界观、价值观,待人处事的态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他们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虽然我们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能自省,但毕竟人是情感动物,任何人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在失控来临的那一刻,别人包括自己,都会惊讶的看到,你所表现出的不受控的一面,和你的父母如初一辙。
孩子从一张白纸,到学会待人处事,学会在社会上生存的方式,学会所谓社会价值观那些共通的东西,比如礼貌、秩序、规则、法律等,他所能依赖和获取资源的途径,除了书本、媒体、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日常行为方式。孩子在父母的这些行为中,不自知地内化为已有,不断地复制,并存储在小小身体的黏贴板上,有朝一日,身体会不受意识所控地自动执行黏贴动作。
作为父母,我们不得不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由此指导下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希望我们不要种那些负面的种子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而是已一种正面的、积极的、阳光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去影响孩子。等他们心智成熟时,只要沿着这种阳光的心态,带着健全的心智,自信满满地走下去,过好自己的人生,而不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不要成为我父母那样的人。
虽然这种改变不易,但是为了孩子,我要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个热情洋溢、愉悦从容、有一个正能量的妈妈。
^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