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互联网运营+企业内部运营)=让事情顺利高效完成+改变用户行为+附加价值提供
品牌=降低选择难度+让行为变成默认选项+附加价值保证
所以在我的认知里,
传统品牌价值=产品+营销
互联网品牌价值=产品+运营
为什么将这句话,我也不知道~~
1、关于品牌的核心
品牌的核心是价值感,为什么我这里说的是价值感,而不是价值呢?因为就一个品牌而言,品牌是存在于用户感知当中的,所以被用户觉得品牌代表着一定的价值远比本身具有价值有意义。
但是与此同时,这里不是说品牌可以靠忽悠,因为价值感的基础是价值,产品的价值。
2、品牌的基础框架
这个是结合CBBE模型构筑的一个品牌价值模型,
左边是理性的说服部分,右边则是感性的吸引部分。
为什么这个模型是这样子构成的呢,
因为理性的部分最终结果是满足了用户的实用性(这里备注不是实用,因为这里的实用性是指帮助用户达成某种目标的能力,这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而感性的部分,则是进入到了情感的共鸣,这里的情感包括了顾客形象、组织联想、品牌个性、品牌关系、自我表达利益、情感利益等内心满足
从这个模型还能看出什么呢,就是理性的满足跟感性的需求必然是交相呼应的,其次就是两者是一个相互协作相互支撑的系统,要从功能满足推导出所能承载的情感满足,然后情感满足反馈到功能满足做出品牌相关性进化。
那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我在日常品牌咨询当中分析品牌所处的阶段,然后找到那部分的缺失进行填补,
在之前的工作中,我遇到的大部分品牌是usp型的品牌,这不是不好,但是这类型的品牌就算实用性价值感很强,但是感情价值感很弱,那么只要实用性被超越了,那么市场很容易被抢占,也就是没有太多的市场壁垒。
3、构筑品牌价值感的几种方法
这里的7个方法,其实是诞生于行为经济学中改变行为的十种刺针,但是在日常中,也可以运用于一个品牌立体的价值的增益。
左边的实用性部分,其实就是帮助用户获得实现完成某种落差填补的能力,以及原本繁复的解决方案,变得简化,最终实现的就是一个目标,品牌=背书。左边这里就不做过度深入的解释。
而右边这部分,
首先解释一下四种做法的含义
1、拥有感: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参与感,这里的意思是共筑品牌,利用的是用户的禀赋效应以及沉默成本,让用户觉得品牌是他参与了建设的,那么用户的忠诚度会大幅度提高。
2、样板:这个样板指的是我们的有样学样以及有样不学样。因为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大脑里面的镜像神经元,所以我们会想成为某类人,而不想成为另一类人,这时候我们的行为会像某类人学习,而避免做出某另一类人的动作。所以,当我们的品牌被标注为某类标签用户的产品时候,这类型的用户的喜爱度也会提高。
3、集体主义:这里利用的则是大家的从众效应,这个我也没用过,大概是这样吧~~~
4、游戏:我们生来不是为了愉悦自己就是为了展示自己,所以让品牌变得有趣味,也能让品牌变得更立体。
但是,上面4种,只能让情感变得更立体,不能帮助你塑造出一个情感化的品牌。
因为他们是帮助用户-品牌关系建立的工具,而不是本质。
因为品牌与用户之间,其实是一种网状的链接,而这种联结的背后,会帮助用户跟品牌建立某种关系。而上图则是4种用户-品牌关系,是在做品牌情感化的时候应该梳理出来的。
这里就涉及到人群定位、产品定位、场景定位、价值定位、竞争定位等等。
另外,模板的刺针是建立人格化很好的工具,然后集体主义与参与感则是建立关系化与贴心化很好的工具。
(思考不到位,不延伸了)
这里我用一个我以前的案子来举例一下。
我以前服务过一家香港的面膜品牌,初创品牌来的。当时呢,他要在香港打开市场,没人没口碑,怎么迅速打开这个缺口,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在产品同质化差不多,功能诉求都差不多的情况下。
所以当时我给他的一个品牌价值设计(当时并不懂这个,只是觉得应该赋予情感价值),除了功能性的满足以外,根据他的品牌故事,做了一个情感性的诉求。
情感人格化:品牌故事是一个国外大学教授,为了烧伤的老婆放弃了所有而研制出来的面膜,然后基于这个概念,我以产品研发者第一人称的视角,去做了第一只宣传片。用以传达这个品牌背后的爱,以及建立一个背书。
样板:然后除了TVC外,还请了一个tvb的演员(香港小姐)作为品牌大使,做路演宣传,并以其样貌、人设以及可接触性,作为模板,建立起一定的Ip从属效应。
归属感:另外在用户体验上,联结了当地一些美容机构,搞了一系列的活动,大致的idea是让用户免费进来用这个品牌面膜基片做个性化的面膜,并且可以体验带着这个面膜体验一次护理。然后还有就是family day,邀请小情人,年轻夫妻,让丈夫给妻子做面膜。提供了一定的参与感以及品牌认可。
现在而言,这个品牌的覆盖率还行,也还活着啦。~~~
因为当时其实我并没有总结出这么多东西,所以有些东西也是时候诸葛亮,也存在很多地方其实是可以优化的,这个就不要揪我小辫子啦。
接下来是同一套模板,在品牌传播落地上的运用。
2、运营当中的用户行为改变,这个在品牌落地的时候也是适用的。
在改变行为上,有一个公式
B=M*A*T
行为=动机*能力*触发物
也就是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必须要有一个开关,让其关注到行为改变的必要性,
其次是要赋予动机,让其感觉到改变前后的落差,形成渴望,
最后则是需要让其具备一定的能力去做到。
对于消费者内在而言,
行为=动机(个体收益*社会规范)*容易度(能力*机会)
根据心理学上的理论,人类产生行为的根本原因有2种
1、存续2、繁育
而为了存续,那就会想要更多,更好以及融入社群,让自己活着而不只是生存
而为了繁育,那么就会想要获得社会地位,获得更多社会资源以展示自己,获得更好的繁育机会
所以,在根源上,人类的行为产生
不是为了逃避威胁,愉悦自己那么就是为了展示自己。
根据改变的动机,大概划分为了如图的6大类
而运营在品牌中的角色,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提供改变用户的行为,
提供短期价值,并辅助用户获取价值感
这里跟上面模型逻辑的反差在于,
品牌设计的时候,是通过实用性与情感性来打造出品牌的价值感
而在落地的时候,是围绕价值感,去选择这6种刺针中的某几种,设计出传播玩法,然后让用户先行动再说。
我在做营销设计的时候跳过的坑
1、不要觉得这个没有被满足就可以唤起需求,在用户的感知中,是存在阈值效应的,当诠释的场景或者达成能力与用户阶段相差太远,那么传播起来基本上是没效果的
2、在用户体验中,交易效用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促进一时痛快),真正影响用户品牌认知的是(获得效应,产品带来的好处),所以价格战有时候其实并不一定很有用
3、价值感的核心不在于差异化性,而在于能被用户认可的独特性,也就是与用户相关,唯一标准是基于用户旧有图式能构建起来的。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很容易导致产品没有市场
4、在同一参考点下的价值感维度竞赛,很容易导致审美疲劳,因为用户的边际效用递减,会造成过度满足,这时候再怎么诉求,都不能影响用户的决策。(这个坑掉的很痛啊)
5、不要觉得用户被满足了就不存在机会,因为我们是存在适应性偏见的,所以在不同角度满足的组合下,或者不同参考点坐标下的优化,可以唤起用户的需求。
6、在传播设计的时候,要么与用户相关,要么是有画面感,并且能唤起用户情绪、感觉。并且传播的核心要诠释出变化,而不能只强调现状,因为人的认知对于现状的注意会降低,但是对于变化会很关注。
7、在设计传播的时候,要注意产品的属性,是关系型的产品,高频重复使用的产品,低频次的产品还是一次性的产品,对于后两者,占据入口很重要(BOSS、伯爵旅拍),对于前两者,过度的曝光反而会损害品牌价值(知乎)
8、我们的认知是金字塔型的从上到下识别,或者从下到上构建推理的两种模式,所以品牌价值感的建立也是基于这两种形式。但是,如果是从上到下(价值观先行)的品牌塑造,那么基于对于信息正向识别的原则,用户认知比较不容易跑偏,而且比较容易建立。但是如果是从下到上(就是一个个单点的信息,例如产品功能,再到交互设计。。。)来做传播阶段的设计,那么会出现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品牌印象。
(品牌定位与传播定位是不一样的,品牌定位要先确定价值观,并且用户在决策前可以触及或者朦胧感知,但是传播定位则要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做出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