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好一篇文,当然第一步得解读得深刻,文本解读从来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解读好文本之后,接着便是讲什么,最后才是如何讲。
今天谈谈一篇文章讲什么。
李青峰书记说:“语文课,一定要把课的独特的地方讲出来。”
什么叫课的独特性?我理解为,我们讲课不要讲"类",而要讲"个",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别一提及议论文就谈"论点论据论证",提起散文就讲"形散神不散",讲这些固然没有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可是,却忽略了文本的"独特性"。
的确,我们关注太多的"类",就失去了"个",也就失去了这一篇(而不是那一篇)文章的存在意义。比如同是讲散文,朱自清的《背影》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就不能讲成一个调调,虽然同为散文。得讲出《背影》之所以是《背影》而不是《秋天的怀念》的理由来。
比如矛盾《白杨礼赞》,怎么得知道这一篇文章的特点是什么,当然有很多点,在一节课上,我们不能全部面面俱到的讲出来。其中比较鲜明的特点——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个就是这一篇文章的独特之处。
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写的生动形象,它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那就得细读文本,这一篇说明文特别的地方是什么?是法布尔那悲悯的情感,是他对大自然生命的那份热爱。从哪儿表达出来的?进入品析语言,用替换表达方式的手法进行感知法布尔的这种独特的情感。
这就是"个"的,而不是"类"的讲读,品味。诚如李书记所说,把一篇文章的独特性呈现出来,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语言表达;二是,内在,思想和情感。
这是一个长期不断修炼才可以不断接近的目标啊。
当然,一篇文的解读的用呈现方式也很重要。上午王霞老师评课对此强调了不少,自然也是又狠又准。在讲课时,一定得一个明晰的思路,我想上午的那节《秋天的怀念》之所以最后"沦为"碎问,主要还是没有理清一个思路,或者是没有给思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没有拎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所以触摸作者和母亲的感情时,没有找到真正关键的词句进行品析。整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学生一直是被牵着走的(可能只是我个人的错觉吧)。
讲课的确得有一个好的设计,但对于文本解读和讲什么样的内容来说,设计便也只能排第三位了。
听了五个人的课,感觉收获最大的竟是两次点评的那几十分钟。如此看来,有一定高度的引领,还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