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围城》
重新读完《围城》,比上次读的是已经过了3、4年。上次匆匆读完,并没有多的感想,而现在是感慨,原来方鸿渐代表的是大多的社会平庸的角色,一如默默无闻的青年,在人生的许多的十字路口,游戏和执着,认真而胆怯。可能就是这样,矛盾的心理,无奈的事实,单纯的意想。
“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里面的鸟儿想飞出来。”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大概是一种解释,我并不看重,我只是觉得方鸿渐的生活似一种未来很多人的影子。也许以后重蹈覆辙的人也将和命运一起旋转或者冲突,像很多的戏剧一样,平淡还有激烈。
感情的戏弄和种种的经历,纷争和口角,生活的学堂方鸿渐并没有把握好,只是像随波逐流的帆船,焦虑和不安,惶恐和迷茫,难得的清闲和自信,也会被剥夺的没有任何外衣,自己和自己的玩笑,终于被自己捉弄,但是方鸿渐还是幸运的,很多机会只是他没有把握而已,终究他还是幸运的,因为孙柔嘉还是极其贤惠的,只是最后里,《围城》小说的结局却是这样,嘎然而止,让余音回荡的读者自己思考,后来怎么了,可是后来又不如前面的重要,我思考方鸿渐一路走来的大致线路,只是他掉进自己挖好的陷阱,不能自己。书中的人物,也不是自己说这样想象就一定如此,每个人读完就有每个人不同于自己的看法或是感慨。只是我们都是《围城》的旁观者……
争吵纷繁的两人,最后真的出了事情,事情发展到最后的这样愈演愈烈,竟然为书中的人伤感起来,怕自己也这样了。还好我无人可去争吵,只是此刻,为书生气的方鸿渐还有自己同情起来,《围城》最后写到:
那只祖传的老钟当当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一,二,三,四,五,六”。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他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简等鸿渐回家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对人生包涵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似曾在3、4年前看到此处时,仿佛也在想象中,看到影象一般,看到书中的众多人物,那些好象活生生的场景,环绕着伤感,在旧都市会里,小小的空间,没有改变模样。影影约约淡淡飘动在空气中的寒冷,拉我在电脑上输入文字,点一根烟,任它熏着自己,但愿这不算感悟的时间里,传送一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