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像我一样手机里塞着三种以上听课APP,看到朋友圈内的课程立即扫码,搞不清讲什么先听听试试,各种学习社群塞得微信反应不及……
火热的知识经济浪潮冲击着互联网,各种课程信息竞相挤入我们的视野,微信、微博时无刻不充满了抓人眼球引人心动的各类信息。不光卖产品,还售卖课程,宣扬“成为更好的自己”。育儿经验、职场技能、古诗词、运动减肥……凡所应有,无所不包,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更有标志性口号“唯有学习可以缓解焦虑”,众多像我一般的剁手党必须下场血拼个过瘾。
在爆发初期,免费课程俯拾皆是,人性的弱点所致,毫无还击之力,通通收下。于是,一周七天马不停蹄赶场似的转战于各群各平台,甚至于几门课程时间也会发生冲撞。家务丢到一边,工作里忙里偷闲看手机,哄孩子三心二意,耳朵里总是插着耳机,手指在手机上翻飞,不是在听课就是预备购买。
碎片化的知识越来越多,记住的却越来越少;购买的课程越来越多,思考却越来越少;微信群越来越多了,打开的却越来越少了……看起来什么都知道一点,看起来生活丰富多彩,殊不知都是浅尝辄止,甚至因为时间不够敷衍了事,就投入了下一件更渴望的学习中。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些过多的课程和资料,会降低你处理学习的效率,在消耗着你生命中有价值的分分秒秒,甚至会产生负能量。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想起每天早晨对着塞满的衣柜不知所措,想起办公桌上找不到的合同,想起因为找东西浪费的宝贵时间……
整理术可通一切。整理术不仅仅适用于家中的衣柜、厨房,而且适合办公环境,对于知识同样有效。
我们要知道对自己目前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回归初心,最大限度简化内容,简化我们的生活。
事实上,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能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要想保持最好的状态,必须将不需要的舍弃,并保持井井有条。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这么多吗?为了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你必须把自己从无用的事情中抽身而退,解放自我。专注自己的内心,勇敢地割舍无用之物。
首先,要建立“Less is more”的概念。
欲望会让我们想要拥有一切,不由自主地想要的越来越多。但生活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这样一条真理:什么都想抓住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东西多了,慢慢都是欲望。是这些知识你真的全部都需要吗?还是你的占有欲不愿意放手。拥有不代表学会。一个人的精力有限,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拥有,什么都想学习的人,最终会因为纠结选择,而导致迟迟不能付诸行动,即便开始了行动,也会因为精力不足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以至于一事无成。还会因为选择太多,做了一个领域还未见成效就草草结束,改弦易之,落得邯郸学步的下场。
其次,发现自我优势,完成目标管理。
以前常说“取长补短”,取长容易,补短却进程未知。不如“扬长避短”,用心精化自己擅长的,设定终极目标,建立长远且清晰的规划,你就会很清楚不同阶段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无用的,知道自己在合适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控制自己不在不合适的时间做不合适的事情,是一种智慧。有选择地投入精力,给自己留白,思考创作或者开展主题阅读增强单一能力。
最后,最难的是时刻觉察。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由于我们总是浪费在了百分之八十的无用的部分上。短时间的通透不是我们的目标,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觉察,发现无用部分,勇敢舍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一直处于高效状态。
整理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整理你的知识更甚。焦虑or快乐,庸碌or成功,你选择哪个?
取舍,有舍有得,放下你的欲望,留下的都是你需要的。这是最难的部分。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不妨现在就停下来,放下手机,好好的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