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个精美绝伦的瞬间都凝聚着岁月与人生的坎坷沧桑。寻找最东方千名手艺人,续一段时光在此传扬。
以物动人·以手言心
在一片静谧的晨光中,
他笃定地坐在一间摆满石膏头像的小屋里,
习惯性地摆弄着一块平凡无奇的石膏,
或是观摩,或是雕琢,
经由时间和他的手,
一尊极致安静的佛像让人由心而外为之动容。
他叫蒋晟,一个九零后。
他是一位虔诚的90后佛教徒,
阳光帅气,被称作是厦门赵又廷。
在这座艺术之城的熏陶下,
这位雕塑系科班出身的大男孩“,
为佛造像艺术”已经坚持了近5年。
一尊"德化窑释迦摩尼半跏趺坐像"
让他一举成名,被众人熟知。
19岁就皈依佛门,为佛造像。
这个90后男孩名叫蒋晟生于1990年,
他的父亲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雕塑专业教授,
母亲则是位虔诚的佛教徒。
由于父亲教授雕塑专业,
母亲也是一位虔诚的信徒。
自小在父母的影响下,
从小对佛教知识,便心存向往。
蒋晟也顺利考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雕塑专业并在09年皈依佛教。
大二那年他接触到了,
第一个佛像雕塑工作。
在恩师的鼓励下开始创作佛教题材的雕塑。
后来由母亲的介绍,
他住到苏州永福寺,
为那里的一尊佛像做断手的修复工作。
去寺庙前蒋晟如同一般大学生一样,
有着不规律的作息,
但那一周多的工作让他感受到了什么是祥和。
与很多隐居在永福寺的僧人们一起的时光,
甚至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了起来,
这次经历也让蒋晟在后来的陶艺课中,
频频选择佛像为创作题材。
实习期间修复的佛手
那是他第一次正式的接触寺院和佛像,
正是从那时开始,
他开始真正的喜欢上了寺庙,
喜欢上了那种感觉。
或许,正是那种感觉,
让他对佛像世界欲罢不能。
于是他就决定了继续接触跟佛教相关的活动,
就参加一些进修营等一些活动。
2009年皈依济群法师后,
发愿以在家居士身份雕刻佛像。
不同于同学们学习前卫的雕塑,
他选择跟着一位,
研究石窟造像的老师,
到全国各地的石窟做考察。
经过大量的接触佛像,
和自身的不断摸索,
让他很快对佛像有了自己的认知。
为了方便对佛像知识的积累,
他建了一个资料库,
对所有佛像知识进行搜集,
详细到释迦牟尼佛,
最早在哪个寺庙里出现过,
这种根源性的东西。
造佛像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
之后再和寺庙沟通,
在僧人对佛像的理解基础上,
明确设计方向。
每个朝代的佛像,
神态都不相同。
他遵循汉式多元化的塑造方式,
并不局限于传统,而是在尝试,
结合传统做当代的佛像。
无相不是没有相,
是本性无相,是实相。
“佛像是最美好的人像,
那最美好的佛像也在人身上。”
这是蒋晟的认知。
回到家乡,
他每天做一件事──为佛造像。
大学毕业后的一年,我并没有过多的犹豫,
我明白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生命,
我是做佛像的,我接受了。
不同的佛像,
有其特定的空间与环境,
也有其不同特质的呈现手法,
蒋晟造的佛像无意于形成某一种自己的风格。
在他看来,
任何固守的视觉语汇,
都是对创作妥协的表现。
而“风格”本身则应该是内在的思维方式。
一路走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生活与信仰开始揉捻成浑然顺畅的一根线,
而这根线也成了他
左右手臂上一条20厘米的直线纹身。
他说:这一切只为更便于,
以身体做尺度来为佛造像。
虽然佛像塑造者的个人化倾向,
不一定是利于信仰传播,
可对于蒋晟,他愿身先士卒,只为亲眼求证。
对于造佛这种修行合一的工作,
他们做了一些可能看似疯狂的举动。
运用现代的运营模式,商业标杆是博物馆。
还采取大胆的营销方式。
将传统的佛雕与服装设计相结合。
在上海、米兰等时装周做展览。
佛像可能是最美好的人像,
在看原作的时候
总是会想象当时有那么一个人存在。
其实造佛的过程是很繁琐的事情,
在长时间的雕塑中,
人会不自主地会报以各种各样的心情去对待当下,
这份对待也等同于对待自己的情绪,
直到作品做完了,心情也就平复了。
蒋晟的一天,
就在摆满石膏头像的搁架前
细细琢磨佛像中开始,
琢磨不透了往往需要更深入地观想,
而为了更好地与佛相应。
他会调伏身心隐入到不远处的高山上,
或是禅坐,或是习武。
内心的东西会反映到我做的佛像上,
对于造佛他始终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心怀信仰,
做什么事情都做得好,
当然这一信仰也在不断地被磨练,
可不管内心如何变化,
佛说: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END-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