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的故事颇耐人寻味,武功甚高,性格率直,怎么想就怎么做,不太会顾虑很多。正是这种简单的性格,让他在职场上,给中国人带来了如此之多的典故,例如 “负荆请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饭三矢”。他的故事多少有些悲剧色彩,但悲剧的背后,不无必然的因素在里面。
战国纷争,作为大国的经理人,在尚未形成国家和民族的身份认同时,跳槽本是稀松平常之事,只是我们这些不明所以的后来人,才会觉得剧情反转得有些离谱儿。
廉颇的率真,让他在权力更迭的过程中,更多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以至于与东家反目,而到了魏国又得不到信任和重用。试想一下魏国的处境,无论出于对赵国的怨恨,还是对于廉颇的叛离,都没有办法对他给予足够的信任。
同样因为廉颇的率真,才有他对蔺相如发自内心的折服,才有了中国人家喻户晓、津津乐道的负荆请罪;因为率真,他才会动返回赵国继续效力的幻想,也才会有寄希望于使者,而不多留一处心眼的天真。
但无论结果如何,历史上的廉颇都给我留下一个活生生的印象。从他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人性光辉的一面,也能看到人性促狭的一面。复杂和简单,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而这正是廉颇这个符号可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