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于我来说可能别有意味,因为它充满了未知和变化。我清楚地知道,2019注定是我生命中不平凡的一年,我很想说它是充满希望和激情的,但迷茫与无措却总在我的心底萦绕,对未来的热情期待总与对未知的恐惧相伴随。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我2019年完整读完的第一本书,这篇简短文本最终留存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大概只有“群体”“无意识”“民族性格”“宗教热忱”“气场”五个关键词了。群体的无意识行为是受民族性格这个根本因素影响的,群体具有宗教热忱,宗教热忱则是群体形成的基础、也是群体行动的必要条件,而气场则是群体领袖所必备的要素。
正如作者所说,在人类可以使用的所有力量中,信仰一直是最大的力量。你相信着什么,你向往着什么,便会尽全力去实现它。比如“爱情”,当你恋爱时,如果你完全信任你的伴侣,你便会幻想着、向往着你们的未来,并且会努力去实现它,但当你对你的伴侣产生怀疑时,哪怕是一丝丝的不信任感,这都是你们爱情信仰的腐蚀剂,一旦这个信仰被一次次地怀疑,爱情就会随之而遭受暴击。比如“考研”,你最初定下心仪院校时是不是充满信心和牢固的信念?这时,你的心里是有信仰的。这个信仰是支撑你走完考研历程的支柱,这个信仰也是你取得理想成绩的必备要素。但是,在前进的过程中,你的这个信仰是否发生了动摇?从有些怀疑自己到质疑自己再到断定会失败,最终这个曾经的信仰就变成了你不可触及的梦。当你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时,这个信仰就已经开始遭到腐蚀,信仰的动摇必然会影响你的行动和实践,你的行为必然受潜意识的影响,你认为自己的努力难以实现这个信仰,所以你的行为便大打折扣,学习效率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最终成功的人,一定都是坚定内心信仰的人,且不论这个信仰是学业因素、事业因素亦或爱情因素。看到这里,你或许在心里为自己的失败找到了借口:对,我当时动摇了,所以没有拼尽全力才是我失败的原因,如果我尽全力了就一定能考上……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如果?人总会在失意或不满的情况下去假设种种如果,如果我当初做了那种选择,现在一定不会在这种地方遭遇这种境况。但或许,当你做了另一种选择时,你依然会碰到类似的困境,然后便又意想着这一种选择会更好,又或许,假如你再努力一次去考研,你依然会被种种因素影响而失败,因为,能真正打败你的人永远都只有你自己,所以,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当你有了坚定不移的信仰时,就没有任何阻碍能阻止你走向它了,最大的阻碍往往只有你的内心,这一点也正是我最亟待克服的。
为什么要看书?因为书可以帮助你看清真相。我这里所指的不是历史教科书,甚至不是各类社会科学类的教科书,而是文学艺术著作,是那些看起来最不靠谱的作品。这一启发来自勒庞在本书中的观点:必须把历史书当作纯虚构的作品。它们以想象力描述观察有误的事实,再发挥一下个人的想法和解释。写这种书完全是浪费时间。如果历史没有留给我们文学、艺术方面的巨作,我们就不可能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勒庞的这一观点之所以能在我的心里产生不小的震动,原因就在于他让我突然有些理解了文学的本质和价值。关于文学的本质,这在文学理论课程和任何文学教科书中都有界定,关于文学的价值也有各种判定,但是勒庞却使我感到自己抓住了“文学”,我深信它确实在引领我走近真相。所以,我2019年的阅读体验也将以这一点为中心,进一步探寻文学是如何引领读者走近真相的,而这个所谓的真相是什么,希望2019年的我能够多少触摸到一些。此外,关于读书的问题,为什么要看书?这个问题从我进入大一生活起便一直困扰着我,现在7年过去了却依然没找到答案,希望2019年的我能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答案。
维心亨
2019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