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分身术训练营第一讲:觉察你的语言,总结一下所学。
分身术训练营,目的是为了培养个人积极主动的能力。而三天的课程分别是觉察语言,觉察情绪,觉察信念,所利用的工具就是“积极主动自我觉察表”,想想内容很简单,为什么要拆分成3天时间来练习?我想这就是永澄老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为了做到:
刻意训练,通过放慢速度,从而能够把每个要点做到位。
而为什么要刻意练习,这个就是在预习课里面的内容,昨天想详细说明的地方。
昨天的甜面包热汤 TMBRT模型,怕表达不清楚,做了标记。
说明:
触发器:是指我们碰到的一些情况或问题。(如听到有人说我的坏话)
行为:是指遇到某些情况或问题,我们的反应。(如听到有人说我的坏话后,我立马上火并跟他对骂,或者我跟他沟通为什么要说我坏话)
线路①感性或惯性 产生的 行为A:是指我们碰到事情后(这就是触发器)的不经过思考的直觉行为。(比如:有人说的坏话,我就立马上火并跟他对骂)
线路②理性 或 新的感性或惯性 产生的行为B:是指我们碰到事情后,经过理性思考后,产生的自己认为更好的行为,或者养成习惯后,再碰到此类事情时,自觉的就会这样做。(比如:有人说我的坏话,我先考虑,发现跟他对骂不好,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我冷静的沟通。当这个养成习惯后,有人说我坏话,我不再上火,而是冷静的沟通)
奖励:是指行为对我们自身产生的正面影响,或我们感觉到的良好自我感觉。(大概)
触发器敏锐度:我们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后,对触发器将更加灵敏。(感觉没理解透彻)
原理:
分身术产生作用的地方就是在在触发器和行为之间,增加我们的理性思考,或者说是修正我们小我产生的感性或惯性行为,从而将由感性行为转变成理性行为。
通过我们随时分身,随时觉察自己的行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什么情绪),在产生感性行为或惯性行为A之前,通过理性思考变成理性行为B。
多次刻意练习之后,行为B将不再需要理性思考,因为这时我们的感性行为或惯性行为就是行为B,这已经是我们的习惯了。(这时路线2将变成路线1)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道理大家都懂,都知道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当时要是这样就好了,可当时为什么做不到,总是后悔?通过刻意训练,我们才能真正做到:
知行合一。
所以结论就是:
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行为习惯或积极主动的思考方式,刻意训练是必须的。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好的习惯(比如口吐莲花,说话让人舒服),那我们就不用这么费劲的改了。
额,看来只能在下一代身上下功夫了。
———————我是小分隔———————
下面才是今天的作业。
今天周末在家,说话少,今天就记录了一张“积极主动自我觉察表”(也可能没有及时分身),平时在公司里面,各种事情多,说话总是不经过大脑,然后就后悔不已。
不得不说家里有了孩子之后,就会围绕孩子问题产生分歧,我们当前的主要矛盾是谁陪孩子玩,谁陪孩子睡觉等问题。
觉察表是手写的,字迹比较飘逸哈。
填写这个表后,三思而后行,效果明显,用更理性的行为和语言,解决家庭矛盾,大家都高兴。我要把握这个正面感觉,来提升我触发器的灵敏度。
继续自我觉察,尽快养成好的习惯,尽快成长为理想的自己。
by 易仁勇哥
欢迎评论并点击下面的喜欢按钮^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