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花朵在这里绽放”
——金城关回民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汇报材料
一、 学校概况
我校是一所近百年老校,成立于1935年,原名“尚德小学”,1954年更名为金城关回民小学。学校发扬传统文化,挖掘历史内涵,以“尚德”为学校办学理念。崇尚道德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近年来,在校流动人口子女不断增加,回族、东乡族、撒拉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孩子占全校学生的70%以上,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花儿”是回族人民的“信天游”,“花儿”般的孩子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学校以“让民族花朵在这里绽放”为发展愿景,定位于“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舒心工作,让每位家长收获希望”,开发优质课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探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是一所致力于发展民族教育的学校。
金城关回民小学在城关区是一所薄弱学校,近四年多来又随徐家湾城区改造整体拆迁,处于过渡困难期。本地生源流失,更多来自临夏、广和、张家川等地的流动人口子女流入学校。我校根据学校过渡时期和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宣传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切实形成全校受教育、人人促团结的活动氛围。
二、 学校课程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1. 国家课程渗透
学校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语文》、《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等课程中渗透民族团结思想品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中华民族大家庭和民族特色团结一家亲的教育内容。
2.《尚德之音》课程
校本课程《尚德之音》以诵读、吟诵为主要方式,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夯实学校的文化底蕴。包含《国学启蒙诵读》《诵咏金城》《古诗词吟诵》《现代诗诵读》《外国名著诵读》《外国诗歌诵读》《民族儿歌》《民族歌曲》等七门课程内容。
3.《尚德之韵》课程
《尚德之韵》包括《民族儿歌》《陶笛声声》课程,陶笛进课堂,音乐教师任主教,班主任助教,全校开展,每周一节课陶笛课。全校师生人手一只陶笛,陶冶师生性情,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我校音乐学科特色活动。艺术方面开展“方寸世界,益趣童年——书签制作”活动,倍受学生欢迎,书签制作让孩子们留下了读书的足迹,书写阅读的思绪,小小的书签承载着学生对书的热爱,对学校的祝福。
4.《尚德之行》课程
《尚德之行》“软式棒垒球特色项目活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增强学生体质,成为我校特色项目,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跨越式发展,打造了学校软式棒垒球特色品牌建设,受到了学校师生、家长、上级部门及社会的好评和赞誉。
三、 师生活动落实民族团结教育
1. 读书节
学校将 4月确定为读书节。在花开满树的季节,学校为同学们设计 “阅读点亮童年”主题活动,第一阶段启动仪式,第二阶段读书月推进活动,第三阶段实现愿望与奖励活动。在“读书节”活动中,各班开展 “花儿与书,共同成长”主题班队会。低年级制作简笔画,高年级制作读书手抄报,师生共同书写自己的读书感受心得。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让校园充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为师生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
2.艺术节
以学校艺术节为契机,开展“知我民族、爱我中华”美术+科技风筝绘制比赛。学生们在美术教师、班主任的指导下,绘制出了一幅幅内容涉及少数民族风情、民族团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祖国巨大变化的风筝绘画作品,学生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丰富内涵,在活动中更加团结。
3.体育节
9月开展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学校体育节活动,设置的所有比赛项目都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鼓励全体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充分体现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为自己争光,为班级争光。有师生垒球操表演,垒球对抗赛,达标项目测试,趣味项目比赛等,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突出了学校特色项目,激发了学生体育运动的激情,提升了学校体育活动立体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科技节
科技创新是我校素质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成立科技创新小组,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宽活动渠道,改变活动方式。城关区科技大赛,我校参加了纸飞机和小飞龙比赛。11月科技节参加了兰州市少年儿童纸模型比赛活动。开展了金城关回民小学科技创新、科技定向、航模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发明兴趣和敢于尝试的品质。
5.爱心义卖
9月开展了《金城关回民小学爱心慈善义卖》主题活动,我校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制作清真美食是我们家长的特长,发动家委会、家长充分参与义卖活动,制作油香、撒子、粽子、年糕、糖油饼等清真美食,发挥我们家长的长项,同时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讲仁义、怜贫惜弱的同情心,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学生以良好的品行带动家长,小手拉大手,推动家庭文明、社会文明建设,弘扬了民族之正气。
2. 家校合育
学校克服困难开办“民族学校家长课堂”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逐年来“家长课堂”的参与比例逐步提高,学校和家长互动接地气,结合民族聚居地区域性特色,针对少数民族孩子的特点,开展综合素养提升教育。可能因为地域、生源、师资等因素,我们的学校不算优秀,但我们在积极探索小规模办学、小班额教学的实践,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家长开放日活动。开放学校、开放教室、开放课堂,老师打开教室的门,老师公开上课给大家看。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家长真正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合力,架起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
“家长课堂”出精彩。组织家长听讲座、看视频,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学校邀请到国家二级注册心理咨询师邸璟老师为家长们做《养成好习惯 ,会受益终生》的家庭教育讲座。金城名班主任彭正宏老师做《家庭教育——托起民族的脊梁》讲座,颜鲁红校长做了《家校合育、静待花开》家庭教育讲座,教科室主任做了《教育的未来——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讲座,教导处主任做了《让阅读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家长课堂“亲子阅读”》讲座。
学校同时重视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家长的智慧和能量,我们还通过家委会邀请家长做“家长义教”课程,引吭“花儿”、手工编织、特色面食……我们的家长文化程度低,却能歌善舞、心灵手巧,他们教给孩子的是老师不会的东西。“家校合育”是一条提升孩子综合素养的路!
四、 学习宣传促进民族团结教育
1. 学习、培训
教师积极参加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培训和学习,派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关于民族团结教育培训,每年参加全省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活动,并结合教育局印发的《城关区2017年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教育,把教育内容融入到品德课堂教学之中,强化全体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 结合民族团结月活动进行宣传
今年5月是“甘肃省第14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第14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深入贯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切实推进民族政策知识“进学校、进课堂”,我校根据学校过渡时期和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宣传系列活动,让广大师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切实形成全校受教育、人人促团结的活动氛围,以活动促教育,让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3. 班队会
利用周三班队会时间,组织召开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通过活动,激励学生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切实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促进民族间大团结,共创和谐校园。
4.国旗下讲话
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作动员。按照城关区关于开展此项活动的具体要求,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动员,激发了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5. 宣传栏、手抄报
学校设计“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宣传展板,让师生了解了各民族的历史、节日、语言文字、饮食、禁忌、服饰、文化与艺术、民族英雄等常识,让师生们沉浸在民族大团结的浓浓氛围,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多民族国家,哪一个民族都缺一不可,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也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师生齐动手共同制作“多彩的民族树”宣传栏,在老师和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民族树上,孩子们写下了自己对民族的认识,对祖国的祝福,对未来的憧憬……一个个稚嫩的笔记,一句句真诚的话语寄托了孩子们最淳朴的民族团结之愿,进一步形成民族师生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共同健康成长、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
3. 民族传统节日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他自己的传统风俗习惯和风化特色,回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每到回族、东乡族同胞的盛大节日,学校都会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并和其他兄弟民族学校一起,为孩子们申请一天的假期欢庆自己的节日。
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开展下去, 让民族团结教育思想在工作中不断地渗透、深入,为构建和谐社校园,促进民族团结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