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欢上了散步,特别喜欢去离家不远的河滨路去散步。
在这条路上汇集着形形色色的徒步锻炼者,有的独行、有的结伴、有的组团……独行的有的听着音乐,有的听着新闻,有的随心所欲得拍打;结伴的或边走边谈心 ,或步调一致;组团的最有气势,统一服装,吹哨、喊号、放音乐,步伐一致,气势磅礴。
我喜欢自己独行,随心所欲,周围的一草一木、流水行人……造就了天然的、刚刚好思考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思考,思维仿佛是一条流动的河,何时酣畅、何时打旋、何时积蓄,一切都自然天成,无需设计,无需构想。
不知别人的脑袋如何,反正我的脑袋极难驾驭,一会东逛逛、一会西溜溜。这是一个极不可靠的伙伴,这会儿这么想,一转念可能又背叛前面的想法,变化极快,方向性又差。
可怕的是,有些时候它又不仅仅是想想而已,在它还不成熟的时候,它会指挥你身体付诸行动,有些时候会带来良好结果,很多时候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有些时候我们想法虽然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它却在原地打转转,一天、一周、一月、一年……随着时间流逝,不断进行低水平重复,这也是不良后果。
这样悲观,大脑就无药可救了,当然不是 ,如果那样,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伟大的脑袋,引领社会不断的进步了。
是什么引领一个普通脑袋成为一个伟大脑脑袋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伟大的脑袋终究还是少数,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我的看法是,修炼。只有不断的修炼,才能让大脑不断提升能力,算不上优秀也可以不断的走向优秀,避免低水平重复。
在散步时,我的大脑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 相信所有的人,只要生命存在,思考也一刻不曾停止。
如果仅仅是思考,那只是一片思维的杂草。就像很多河流中会漂浮起泡,这是幻象,我们的脑袋里也时常会产生杂草和泡泡。这些我们必须进行过滤,我们亟需一个筛子,有了筛子,我们就可以过滤大脑中的杂草和泡泡了。
我认为自己找到了这个筛子,那就是散步。散步是思维的筛子?每天散步的环境选在了河边,固定时间、固定距离来来回回,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节奏,环境的干扰和刺激达到了很好的激发和过滤的功能,比如一棵小草的萌发带动你的思绪飞翔,一声大声的吆喝,让思维戛然而止……如此不断的萌生、打断--再萌生再打断 ……让有用的思绪不断的积淀、生长。思考力就如一条不断延伸的路,自己走到了尽头,然后发现一个适于修路的石块,自己不断的审视,找到一个合适位置,小心放下 ,稳稳妥妥,思维力就是这样不断向深处漫溯,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耐心的过程。
刚搬进高层住房,发现是步行楼梯是两个,起初以为是两个入口,后来发现是两个独立的楼梯,而楼梯的空间看上去只是一个楼梯的空间,怎么也想不通两部独立的楼梯如何建在了一个共用的空间。
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大脑的限制,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是极其肤浅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方法,有些时候还会非常漫长。
从考古界对南方古猿的发现,人类至少经历了130万年的历史,随着考古和科研进步这一数据还可能被刷新。人类文明发展最快的也就是近5000年的事,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终于可以使后人在前人文明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人类进入了文明发展的快车道,这并不是人类进化的快了,而是人类开始学会了继承和积累。英国学者林.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一书中提出了国际公认的文明的三个条件,其中第个二条件就是文字。后来人们认定由于古代遗迹信息很少,有两个条件就够了,但其中一条就是有文字。
所以文字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过滤大脑思考的过滤器,通过文字的记载,需要作者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他需要把自己的思考和现实的物质世界进行联系,然后书写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思考的时候感觉很好,但一旦落笔,又无从说起,那个时候就是自己想的不够深刻的结果,或者自己的思想没有和现实有很好的链接,这就是想和写出来的区别。这又是一个大脑思考的过滤器,把思考的结果写出来,远远不止是写出来那么简单,收获也不止是写出来的文字,还有思维力的增长。
其实人生就是一条不断向前延伸的路,有时你看到一些人跑得飞快,有的人不紧不慢,有的人在树林里逗留,有的人不断转圈……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上帝给你设定的时间是有限的。你坚持的久些,就走得路会长些;你坚持的时间短些,走得路可能就会短些。
挑山工就是爬坡走路的高手,不紧不慢,不停不歇,就这样看似慢悠悠的速度却丝毫不比急匆匆的登山者慢多少。他们保证速度的关键是保证了行进节奏,可见节奏对于人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的这种节奏,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和改变,不断的慢慢调整的结果。他们的节奏也是一代代传承着的节奏,生生不息,而又各自不同。
对于普通人的思考力提升, 没有比读书再好的捷径了。
近几年来,无论是媒体还是教育部门、文化部门都在呼吁国民多进行阅读。阅读其实是遇见不同的灵魂和不同的人生,让读书的人有了对不同思考和人生的认识。
其实对于文字的阅读,还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个体和对于社会都是一样的。
很多人倾向于灌输整本书的阅读,并乐此不疲。这是一个误区,阅读其实是从短小的文章开始的,一片很长的文章,大人都很难坚持读完,何况孩子。
其实阅读从开始的被迫阅读到最后的阅读形成一种需求,需要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很多人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失去了耐心,所以在阅读的进程中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者都要经历一些必要的程式,才能形成有节奏的内在需求。
比如一开始的猎奇性阅读,其实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很多人由于没有阅读材料的择取,而走向阅读的歧路。在这个时期,需要成人的引导,甚至是监督。第二个阶段功利性阅读 ,就比较让人放心,依目标而择取,只要目标的正确就可以确保阅读的有效。第三个阶段自主阅读,这一阶段纯属是个人内在的需求,无需外在动力牵引,至于整本书的问题依心境而定,可能一本感兴趣的书籍一口气读完,也可能一本书读了开始就束之高阁。我认为,这一阶段自己应该注意营养的均衡,大约三个方面的书都要有些涉猎:一方面是哲学的书籍要阅读一些,毕竟是牵引人类前行的顶端思考;第二方面文学的书籍要读一些,这是见识不同人生和社会的窗口;专业的书籍必不可少,毕竟是自己赖以糊口的利器。
这样写好像离题目太远了,不过我还想就阅读再写点自己的感悟。
很多人,好像读了很多书,却怎么也不像个读书人。这的确是个问题,这就是读的万卷书没有形成生长力,这样读书,实在无用。
怎么才能把读书变得有用?那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就是让读书形成生长力的最好办法。
为什呢?写读写结合有诸多的好处:例如读与写的结合如果不是单纯的摘抄,这里面肯定就有了对文本的过滤,而保留下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或者有了读者与作者和文本的对话 ,甚至会产生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思考,最终会与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严实合缝的对接,这样的读写才能与成长结合,可见读写结合结合的不止是读和写。
这样的文章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如果你不巧读到了这篇文章,那就请你关注如何过滤自己思维的杂草,如何把别人的文字和自己的文字,自己思考结合起来,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和思考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可算打通了主客体的任督二脉,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把问题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