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的一份文件引发财税人的关注,有位“梁晶晶”更是从财税人的专业度上解读了文章,提出:
免除一切税费,最关键的条件是,在地方权限内。我们逐项来看一下,作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有可能涉及哪些税,哪些税免征有地方权限?
增值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消费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教育费附加:地方无减免权限。
地方教育附加:这费用的征收是省政府出台,地方政府有权免征。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方无减免权限。
不过国家对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在职职工人数在30人(含)以下的企业,暂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文化事业建设费:地方无减免权限。
国家已经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
印花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车船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车辆购置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个人所得税:省人民政府有特定情况下的减征权限。
《个人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二)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
个体工商户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知道新冠疫情可否能套用“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这个条款,另外,减征的幅度可以达到100%吗?存疑,拭目以待。
那么,小微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免吗?我个人认为纳税人不符合优惠主体要求,不能免。
企业所得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房产税:有减免权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
契税:表述不清晰。
《契税暂行条例》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征或者免征契税:(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 (二)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免征;(三)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准予减征或者免征; (四)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减征、免征契税的项目。
上述文件未明确第三项是由哪个部门酌情减免。在2019年《契税法征求意见草案》中是这样表述的。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下列情形免征或者减征契税,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一)因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收、征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二)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重新承受住房权属。
据此判断,应该是地方政府对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房,有减免权限。不过如果出台优惠政策,应该属于特定事项减免,而不能是针对特定主体减免。
城镇土地使用税:地方有减免权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七条规定,纳税人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由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
资源税:地方有减免权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第七条,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税或者免税。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已经颁布,但该法是2020年9月1日起施行,所以目前还是应该执行暂行条例,而且这部分减免权限也没有改变。
新冠疫情应该也可以归入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
耕地占用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土地增值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烟叶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环境保护税:地方无减免权限
总之,18个现行税种除了关税和船舶吨税,其余的十六个税种我都捋了一遍,费种我看了四个,不知道当地还有其他地方性收费。总之,很多税种地方政府是没有权限减免的。
这种专业精神非常值得钦佩。但是我想请问,梁晶晶,你的专业可以代表一切吗,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吗?
疫情之后,说句举国维艰并不过分。
现在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信心。
山东省人民政府出台相关文件的时候,没有税务专家在吗?没有法学专家在吗?
一省政府没有明白人吗?会去说废话吗?
不是的。
这个时候,省政府的表态,是定心丸,是强心针。
任何一个问题,如果只从专业的角度去解决,都是线性的。
但是现在面临的大多数问题,是需要复杂性思维去多元辩证解决的。
如同疫情之初,很多决断都是听取了专业的意见,但是也需要综合考虑之后才能做出决断的。
而不仅仅只是从专业的角度去说,这个行,那个不行,这个有,那个没有。
诚然,即使一分钱的税没有减,但是这个文章还要出。
再举几个例子。
律师非常专业,但是最后决定如何判案的是法官。
医生非常专业,但是最后决定救不救、如何救的还是看病人或者病人家属。
再比如业务风控,哪怕你穷举了所有的风险问题,准备了所有的风控措施,但是就不会有风险了吗,业务就会依照你设定的条条框框去发展吗。
所以,专业的人只能提出专业的意见,但是最后拍板的才是顶住压力的,因为是不可能靠专业意见就能把事情完美处理的。
任何一个人,不大可能是全才,基本会有自己的专业领域,不管深浅。
但是当你提出你的专业意见时,请更全面地思考文件出台的背景,想要传达的精神,而不是片面的看到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