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家许倬云35万字巨著,内容包罗万象,既讲历史变迁,更论文化形成,既阐述王朝兴衰,也对平民生活多有涉及,既涨知识,更是充满乐趣。
①夏朝真的存在吗?
许倬云先生谈到,目前的考古资料,至今不能十分肯定夏朝存在的时间和地点,更不能认定夏的政治体或者社会体的内容,由此估计,夏朝在同期存在的王庭中,未必有十分凸显的水平。那么,所谓“夏商周”三代是从何而来的呢?
《诗经.大雅.荡》中传颂了这样的名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是周朝人在商代以前找到了商朝覆亡的前例。周人的这种告诫,时常将夏人引为自己西方故土的先民,认同自己是夏人的后代,而把商人视为东方的夷人,由此呈现出东西之争。照此说法延伸,周人认同于夏,并把夏突出出来,提升为三代统治之首,未尝不是为了寻求周王朝政权的合法性。
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商朝太强大啦,周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胜利,全国那么多地方还在商的血脉延伸下,不得不拉一个更老的祖宗出来壮壮胆啊!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把自己比作太阳的夏桀,老百姓恨不能与之同归于尽,学历史的时候我也是很义愤,其实不过是周人的套路尔,哈哈哈哈!
②印度佛教的中国之旅
许倬云先生分析,由商到周,华夏文明体系逐渐明朗成形,北方的儒家与长江流域的道家,相互交流影响,形成中国思想的核心。汉代,印度佛教进入中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是中国文化第一次接受另一个人类重要文明的影响。在此之前,中国人的信仰大部分是对神祗的祭祀和祖灵的崇敬,缺乏深刻的教义和人生的终极关怀。
佛教填补了中国传统信仰的空缺,但是在佛教的刺激下,激发中国传统的神祗信仰发展为本土的宗教——道教。道教初起之时,大多是收罗中国传统的各路神仙,后来借鉴了佛教的仪节,从焚香礼拜到道观清规,都有模有样的学起来、本土化。
唐代以后,佛教在中国生根,但是宗派林立,诸宗竞争。最终,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非常具有印度原味的、偏理论的唯识宗、法相宗等难以为继,而受中国影响较浓厚的禅宗和净土宗则发展为最重要的宗派。所以我们今天信仰的佛教,不是印度佛教,是中国佛教。而儒教、道教也接纳外来的影响,取精用宏,终成大器。
③古往今来的道路网
战国时代以来,中国已有一个干线道路网;到了汉代,大都市几乎都在这一网络的干线道路上。至今,这仍是我国公路铁道和重要水运航线。看到下面这张图了吗,有没有看到京九线、陇海线这样的雏形?
可不要小瞧了这张交通路线图,从干线分叉,到各地辐射,沿着道路网形成了市场网、经济网,产生了商品的集散与流通。市场网依附于道路网,以经济交换功能,将中国各地凝聚成一个难以分割的经济共同体。
至此,无论王朝怎么更替,历史如何变迁,中华民族文化凝而不散,与这一张网关系很大。乃至于回顾历次朝代更迭,义军揭竿而起,大多不在大路上,往往官方一无所知,却很快星火燎原。但是起事的农民军,若不能进入道路网络的干线,也少有能成大事的。
万古江河,起起伏伏,源远流长,奔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