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的专栏值得反复听,反复看,每一次都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今天就笑来老师提出的:“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这个概念来做一个复盘。
何为自我驱动力,就是驱使你去做一件事情的内心渴望,渴望越强烈,做好的可能性越大。
在我们追求成长的过程中,会树立各种目标,制定完美的计划。比如为了使身材更好,制定减肥和健身的计划;为了更好的提高使用电脑的技能,学习编程的计划等等。相信你也一定会有过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计划和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会有过遭受半途而废的体验。为什么有良好的动机,完美的计划,却没能够坚持下去?想一想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什么阻碍了你没有成功?
同时在生命的历程中你也许会有一些好的经历和体验,就是你按照你的计划,一步步走的很好,并且取得了令你满意的成绩。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又是什么推动着你走向成功?
之前对这些问题我的认知一直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会把没有坚持到底的原因归结为我的毅力不够,或者是外部原因。通过笑来老师专栏的学习,明白了真正的原因不是这些,而是这些愿望和目标并不是我真正的刚需。正确的刚需决定了自我的驱动力。
想起来我二零零五年考驾照时,科目二的下半场(我考试的时候科目二的规定还是分两个半场,两个时间段考试的,就是先考过上半场的要求科目,再练习备考下半场的科目)我整整考了四次才过,顶着火热的太阳,晒的跟个非洲人一样,为了考试过关,光为了科二下半场整整练习了三个月。每天五点多就起床去驾校排队练车,期间也不少挨教练的批评。可是硬是挺过来,最后通过全部考试拿到了驾照。当时没有细想究竟是什么动力让我坚持练车考试,再练再考,直到考试通过。看看笑来老师的这篇文章,对照我当时的心境明白了,我对拿到驾照是有刚需的。那是家里已经有车了,孩子的爸爸开着。我要去哪里都要他当司机,我感觉不方便,并且他有时喝酒应酬时,我可以代驾比较安全。同时我也很期望自己自由驾驶汽车,体会到那一种酷酷的感觉,再就是第一次没考过关,孩子对我有一点小看的味道。综合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所以拿到驾照就是我必须要满足的刚需。
笑来老师也在专栏里举了学英语的事例,他说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那里的人几乎都是朝鲜语和汉语双语使用者,包括一些智力低下的人,甚至是生活在那里的狗都可以听懂两种叫它过来。这说明学好英语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明显并不是(过分)受限于智商,为什么难住了那么多人?难住了那么大的一个比例?所以学好外语应该不是智商的问题,为什么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本科毕业十六年的时间学习英语,结果却是绝大大部分的人对英语全面的搞不定:听说读写。笑来老师反复思考,通过自身的经历,通过在新东方教学时,以老师的视角,仔细观察反复思考,得出结论: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既然不是刚需,那就是“不必需”,于是,事实上“不用也可以”,事实上“没有也行”,虽然“有倒也挺好”,可“没有的话顶多是有点怨念而已”……所以学不好,学不会也是很正常的事。
而另外一些人(虽然是少数)最终“学”会了 ,那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得越快、学得越好……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合着用”,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熟练了。
所以正确的刚需是决定自我驱动力的源头
仅是刚需还不行,一定要是正确的刚需。因为有些刚需是不能让人进步的。例如懒惰的刚需,吐槽的刚需,拖延的刚需等等。
找到你正确的刚需吧,在满足这些刚需的过程中,会经历痛苦,折磨但它也一定会让你体验到成功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