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明朝那些事儿》
大学前就有同学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但大学期间我都没有认真地去读。我很喜欢看历史剧,但对于历史本身我一直都是浅尝辄止,我总觉得历史都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仔细去研究很难去感受到它的趣味。而疫情期间也正是毕业季,闲在家里的我偶然看到一段关于明朝的纪录片片段,来了兴趣,便在阅读器上买了全套书,大半个假期给看完了,看完之后我又忍不住去把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给读完了。
有人拿《明朝那些事儿》和《万历十五年》作比较,我觉得是不妥的。《明事》是一部历史小说,而《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历史研究专著,因此对于大众来说,《明事》的可读性趣味性更强一点,是很好的一本历史入门读物,《万历十五年》则更有深度一点,更适合想深入从各个角度去了解明史的人。所以两部书都是很好的书,只不过定性不同的,自然不好放在同一环境相比。个人觉得历史看得不多的朋友先看《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再看《万历十五年》这类关于明史研究型的书。
《明朝那些事儿》是以史料为基础,以时间和人物为主线,同时加入小说的笔触,对明朝帝王将相的命运进行了全景展示。全书最有特色的一点就是当年明月对明朝时期官场政治、帝王心术的着力渲染,也正因此很多人调侃这是一部充满厚黑学的小说。为什么历史会写出厚黑的感觉呢?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明朝很独特的三个职位:内阁首辅、言官和太监,这三种角色串起了明朝的生命线。其实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言官和太监这两个职位,自宋开始武官的权力就一直被削,到了明朝,文臣成了武将的领导,掌握着武将的升迁。内阁首辅从制度初期的解缙到完善时期的三杨,再到鼎盛时期的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人,这个时期也是当年明月极力渲染的一个时期,最后就是内阁动荡时期,这个时期政治斗争越来越严重,而国家的情况却没有一点好转,一直到灭亡。
此外,全书看完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在本书结尾阐述了自己对于历史和人生的理解。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徐宏祖(徐霞客)穷极一生游历天下,没有承认,没有利益,没有前途,但他还是这样去做了,这是为什么呢?喜欢一件事不需要任何理由,我们应当用最初的理解去看待,抛开世俗和功利化,喜欢并穷极一生去做这一件或者两件事,我想这便是最大的热爱。我很同意当年明月说的,所谓的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但我不同意他在后记中说的“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这句话,以史为鉴不一定要超越历史,我们不是圣人,但我们可以去讨论历史,不一定有对错,但我们心中那面镜子应该更明亮了些。我们为什么看历史?我想大概是因为兴趣,我想了解那个朝代的人们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相比,政治文化经济......有什么不一样,又有什么联系。大致如此。
历史是很有趣的,这个世界也是很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