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厚厚的一本书《昨日的世界》,几乎全程都是饶有兴趣地读完的,不由得掩卷叹息。这本书有点像他的个人自传,从他的小时候,写到他五十出头的岁数,写了他的人生经历,更多是在写他经历的欧洲那个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时代。之前看过关于他的一部电影《黎明之前》,他在六十岁生日以后,与妻子双双服毒自杀了,所以这本书算是他在人生最后的时光,对自己的人生和所经历的欧洲那半个世纪的回顾和缅怀了。
茨威格经历的那个时代,是新旧秩序更替,极端主义和保守主义激烈冲突,民族主义盛行的年代,更何况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社会更是经历了剧痛般地变革和颠覆。很少看到那种类型的书,详细的讲述一战和二战前后欧洲人民的社会状态。作者丰富的生活经历,跟各种人物的交往,对欧洲各个国家深入的了解,也提供了本书更加宽广的视角。仔细读下来,在某种社会阶段,某种经济状态下,其实不论是什么民族,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某种条件下,社会上人民的状态其实也是概莫能外,总能找到相似的类比之处。比如一战前风平浪静的维也纳,人们为未来买养老保险,以为一切都会继续下去。正因为这样,看到战后的物价飞涨,社会混乱,一切如此地真切,仿似我们也会有那么一日,更加感到一阵阵的冷汗流淌。
茨威格的文笔正是我喜欢那种,理性而克制,条理清楚明白,他的语言能力无疑是优异的,却不会炫技式的过度描述,内容简洁清晰,轻松流畅,读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累。他在书中也写到,他写作时常以读者视角来审慎自己的作品,从不吝惜大段删减,以避免冗长和枯燥,达到表达的明确性,我想这也符合他作为正统文学训练下的审美。
对这本书的浓厚兴趣,不仅由于书中提到的那些欧洲国家,多年前曾经借着出差之余真切地踏上过那些土地,而且还有在之前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那些国家的人们。奥地利,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意大利,都不只是书中一个个远方的地名,而是在脑海里多多少少有着一些具象的代表,跟着茨威格,也开始勾起我的回忆,想起当初的旅行和工作生活中跟欧洲相关的那些点点滴滴,很多对那个国家和人的感官和看法在他的文中也能找到印证。
作为奥地利人,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住在维也纳和萨尔茨堡,这两个城市都有幸去过,当初去的时候并不知它们跟茨威格的渊源,如果知道的话,大概也会想着去寻访一下他的故居吧,特别是他提到他在萨尔茨堡的房子,在一处山丘之上,汽车开不上去,必须走一条像朝圣之路般的三百年的老路,走过一百多级台阶,辛苦攀登的报偿便是美妙无比的视野,可以看到城市教堂的尖塔的屋顶,还可以看见绵延的阿尔卑斯山脉。不知道如今是不是还在那里,虽然去过很多次萨尔茨堡,可当初只知道光顾闻名遐迩的莫扎特故居,也没有对他的著作有现在这样的兴趣,所以旅行与阅读,两者结合在一起,更能起到双倍的效益和兴致吧。
茨威格除了住在奥地利,就是在旅行,当初的欧洲人,并不像现在这样密切的交流,除了旅行也无法了解即使十分邻近的国家,他看到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也如同今天的我们初去时一样的陌生。大概很多人曾问过这个问题,旅行的意义在哪里,特别是经过了过去的三年,似乎人不出门也不会少了什么似的,书中他的旅行经历和体悟给出了一些对这个问题的示范。通过旅行,他认识到不同民族的精英人士,不同社会里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加深刻地排斥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感,他不仅是个奥地利人,还是欧洲人,世界人。
可是正因为如此,世界有时候就是那么事与愿违,“地球像飞轮一样按照自己的节奏旋转,从不停歇,从不关心个人的命运”,两次战争状态下,他目睹着欧洲文明的倒退,各民族国家之间的隔离和仇视,他才更加感受到绝望和痛苦。他的一生本是平顺的,家庭优渥,少年就在维也纳等级最高的刊物上发表了诗歌,一生基本上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并颇有成就,他的作品不应时代所需,即使在和平年代也应是大获成功的,可是他终究无法不受时代所影响,即使最后生活在安宁的巴西,终是无法安放他那颗对欧洲故土的眷念之心。
想到我自己对欧洲的回忆也停留在七八年前了,如今的欧洲又是什么样子了呢?以后的世界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