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说到了底层心态,相当于人的世界观.按照传统的套路,接下来我们就该谈到方法论了,也就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底层方法.
在此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学习的本质.首先,什么是知识?知识本质上就是未被证伪的假设.看到了么?知识的本质就是”假设”.因此,学习就是不断调整和改变的我们的假设,使得它们更符合实际的规律.
很多人上了很多课,看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却发现自己似乎并没有很明显的进步.上课看书,这是在向外求;但很多时候向外求不如向内求.修道者讲究内观,而对学习来说,我们也要学会向内求,也就是反思.
大学时候上”测控技术”这门课的时候老师讲过控制系统有两种:开环和闭环,而闭环系统的的控制精度比开环系统要高的多.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有否反馈以及反馈能否对输出产生作用.
所以我们若能将学习从开环系统转变为闭环系统,就能大大提高学习力.
闭环系统必须要有反馈,在这里反思就使最重要的反馈.
我们做出了假设A,那么假设A究竟符不符合实际?(反思1)
如果不符合,那么不符合的原因是什么(假设B)
假设B是否符合实际(反思2)
…
以此类推,不断反思,假设,再反思,再假设…我们总是一步一步接近于事实真相的.
反思有什么好处呢?至少有三:
其一,发现知识误区:
当我们遭遇失败,若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冷静下来反思的话,往往能够找到之前的假设与事实不符的原因,如果能够像上文那样深入思考,便很容易能否纠正原来的误区.
其二,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我们在讨论临界知识时候说过知识必须交联成网状才能发挥链式反应的巨大力量.而反思正是牵出这根关键红线的核心.
反思时要坚持问自己:
我过去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我还听说过其他人犯过类似的错或者有做的更好的吗?
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用用到这件事情中吗?
其三,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我们学到了知识,但是到底有没有应用在生活里?我们刚才所到闭环系统与开环系统第二的不同点就是反馈能否对输出产生作用.这就是说的我们学到的新知识是否应用起来了.
反思那么重要有那么多好处,我们要如何来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呢?大致有三个方法.
其一是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反思难不难呢?说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的生活大部分都是些小事,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回家,也许有些私人事务,然后细细睡觉,似乎没什么可以值得反思的.发生大事当然要反思,然而毕竟生活中不会天天有大事,所以切不可忽视对琐碎的小事的反思.实际上我们只需专注一两个小点,就能培养反思的习惯.
比如今天有没有完成自己承诺给别人的事情?有没有达成自己预设的目标?每天问自己,做的好的话,想想为什么;做的不好的话,也想想为什么.反思不是检讨,天天只找自己毛病的话,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谁喜欢和自己过不去呢.
其二是把生活案例化处理.我们读书时候常常从别人的经历中得到经验教训,为他们感动或惋惜.但似乎我们极少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学习或者为自己感到感动.尝试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案例,站在更高的立场上解读和理解并且从中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自己总是更了解自己的,不是么?
其三是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反思日记要求我们把生活中的反思记录下来,然后定期回顾,反思再反思.反思日记怎么写呢?
首先记录事情本身.就像流水账,记录发生了什么.
然后可以记录自己对事情的感受,思考和情绪.
再后就可以写下对这些感受,思考和情绪的再思考所得.
至于反思日记的型式其实并不重要,适合自己就好.
现学现卖一下,我写这些读书笔记,其实也算是对读书过程的反思,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算是证实了书中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