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植物朋友》听课有感
鸣皋中心小学 李海娟
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我有幸听了本校李兴乐老师执教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这节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扎实充分的学生活动,运用巧妙的信息技术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文公开课难教是公认的事实,因为当堂成文难度很大,作文教学的成果很难在一节课上呈现。因此,很少有人敢上这样的课。李老师敢选这样的课题执教,颇有魄力。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领学生渐入佳境,一节课的时间,竟然奇迹般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效率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猜一猜,这是什么花?李老师总结出只有写出花的特点,才能猜出花名,以此引导学生观察和写作时要突出花的特点。第二个教学环节:交流摘记卡。让同桌猜猜你的植物朋友是什么。这部分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兴趣盎然。第三个教学环节:修改摘记卡。第四个教学环节:出示范文。第五个教学环节:写作成文,交流展示。
这节课亮点颇多,有许多新颖巧妙的教学设计。我喜欢听这样精彩的语文课,这样的课堂更能引发我的兴趣,调动我思考的热情。
刚开始听课的时候,我对李老师执教的课很陌生,慌忙打开手机搜素课本来阅读,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没有半点头绪。听着听着,我就被李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所吸引了。听到略有缺憾的地方,我就忍不住畅想,这个地方这样教学会不会更好?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课堂中完美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能让我感到缺憾的地方往往是我最欣赏的地方,也是课堂设计中最巧妙的地方,我对这部分教学有强烈的审美期待,因此总觉得结果不太圆满。
本节课中每个教学环节都颇具匠心,我最喜欢的是第三个教学环节:修改摘记卡。李老师让学生修改老师自己所做的菊花摘记卡。以此展示学生写作中将会出现的不具体不生动的问题,集中指导解决。由此可见,她对学情的把握是了然于胸的。她引导学生可以添加比喻句来写具体,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随机生成了许多精彩的句子。听到这儿的时候,我非常振奋,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本次作文中的难点多巧妙呀!
我想,接下来,如果能多角度地指导学生改写,必定是非常有效的。遗憾的是,李老师教学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她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出示范文。估计李老师是受公开课时间的影响,因为这节课还要完成当堂成文这样艰巨的教学任务,老师的压力是很大的。事实上每次执教公开课时,我都犯同样的毛病。课前预设了很多教学内容,课上唯恐完不成教学任务,在本该放开的教学关键处不得不草草收场,错失了大好的训练机会,课后反思起来懊悔不已。
李老师已经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我却觉得意犹未尽。我心里想:是不是还可以让学生继续对老师的摘记卡进行扩充?例如:老师出示不同种类的菊花图片,让学生说说各种菊花的大小。学生会发现,有的菊花小如钱币,有的菊花大如碗口。老师再出示几种菊花特写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各种菊花的形状。学生会发现,有的菊花花瓣舒展,有的菊花花瓣卷曲。老师再出示花时不同的菊花图片,学生会发现,有的菊花还是花骨朵,有的菊花已经展开了几片花瓣,有的菊花完全绽放。老师再出示不同颜色的菊花图片。学生会发现,有的菊花白得像雪,有的菊花红得像火,有的菊花黄得像金,五颜六色,非常漂亮。老师再出示成片的菊花图片,学生会发现这是一片花的海洋。老师再让学生回想生活中触摸菊花时的感受。学生会发现,花瓣细腻光滑,犹如绸缎一般。老师再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喝过的菊花茶的味道。学生会发现,茶香中带着淡淡的苦涩,明白菊花有清凉去火的功效。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下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很多种观察的方法。
老师的摘记卡补充完之后,可以带领学生总结本次作文的写作要点。比如:
1.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可以由远到近写,写一大片花,一棵花,一枝花,一朵花。可以由上到下写,写蓝天白云的映衬,写植物的花和叶,写枝和干,写根。
2.写与植物相关的事物,如蜂蝶、小鸟……
3.调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4.带着想象去写。想象一下花落后的累累果实。
5.联系生活体验去写。写写植物的价值。
总结完写法后,老师再让学生模仿刚才对菊花摘记卡的扩充,重新修改扩充自己的摘记卡。这样教学会不会更得当呢?
我校任教三年级语文的冯育新老师也说,学生所做的摘记卡过于简单,仅仅用它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是很困难的。我也觉得如何指导学生把摘记卡扩充成文就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李老师在这个地方做得稍显薄弱。如果能像我设想的这样来执教,是不是就搭建起了一座由摘记卡到整篇作文的桥梁?这样,学生成文的难度是不是就降低了?如果这个环节练习充分了,我觉得也就不需要再出示范文了。
当然,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而言,老师指导的这些观察方法他们不一定都能全部掌握,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小部分,写出一篇三百字的文章,应该不会太困难了吧?这样一来,一节课上必定是不能完成整篇作文的,但是,程度不同的学生都会对摘记卡进行或多或少的补充,不管补充了多少内容,让学生展示出来都会很精彩的。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会更有效,教学难点是不是能更好的突破呢?
不完美是课堂的常态,正是课堂中的不完美,才引发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我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每节课都有遗憾。却往往疏于记录,转眼间就遗忘了。今天,李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巧妙新颖的设计,触发了我的教学灵感。遂克服惰性,记录下来。
听课过程中,张琦磊老师说,如果能让学生把要写的花带进课堂该多有趣呀。我想,那一定是别样精彩的语文写作课堂。文无定法,语文课的教学更无定法,像李老师执教的这节能令人回味引人思考的语文课无疑就是我心目中好的语文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