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坏习惯,凡是看到新闻,首先要浏览一遍评论,再去读原文。由于看了评论,便容易先入为主,以为评论都是针对新闻中的事情而发表的。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当我带着对评论的赞同或反对情绪去读原文时,发现很多新闻下的评论往往答非所问。这个过程中,我浪费了一些时间去消化无聊的信息,有时候更是会被跑题的评论带偏,对新闻中的人或事产生误解。
快速化、碎片化的阅读模式,是促使我喜欢先看评论的原因之一。很多人也许都与我一样,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看更多新鲜资讯,喜欢看别人作出的总结,吸收别人已经消化过一遍的信息。这种方法确实很省时省力,能够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抓住热点新闻,也不必花脑力去思考如何组织语言,对这些事件作出评价,因为所有的思考过程已经有其他人为我们做好了,这时候只需要复制粘贴,对意见领袖的语句稍作修改,又或是直接点赞转发便大功告成。
但依赖别人容易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由于每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境分析能力不一样,所以即使是阅读同一件事情,也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如果只是看别人的解读而不自己观看,一旦传播总结的那个人错了,自己便也会被带入歧途,成为别人传播谣言的工具人。另外,不愿去读复杂或者长篇报道,会渐渐地令自己的阅读能力下降,思考分析的水平降低,成为一个只能消化简单短句的人,一个吃别人吃过的残羹冷炙的人。
比起新闻,现在的人们更加关心事件中传递的信息,并热衷断章取义地提取其中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而对事件本身毫不关注。我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如鲁迅先生所说,国人的联想能力有着相当强的跃进性。当时,他在写作这段话时,指的是国人联想淫秽色情时的情况。而今,在互联网的催化下,国人在某些方面的联想能力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看到有关女性被家暴的新闻便要说禁止“打拳”,看到有人倡导维护生态平衡便要说他们是在借环保的名义赚钱,看到有人指出其他国家的优点便一股脑将其打为恨国党,全然没有看待问题需要辩证统一的分析观。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包容的似乎只有完全与自己三观一致的同类,而视那些观点不同的人为敌人,甚至不将他们当成“人”。社交媒体中人对人的恶意占了大半,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还有以羞辱践踏别人为乐的人披上各种各样的皮,游走在各大社交媒体中挑起争端。如果互联网能够传递出声音,那么我们在屏幕前听到的多数声音,会不会是一阵阵不堪入耳的激烈骂战?
误解、控评、只关心情绪、对别人的生活与爱好指手画脚,许多评论区里缺少优质有效的互动,而那些社区氛围良好的媒体,也渐渐因为商业化而变质。也许不该悲观,但是,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