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跑步:10KM
平均配速:553
平均心率:155
闷热潮湿简直分分钟杀人于无形,稍微一跑全是汗,呼吸像在桑拿房,得费尽全身力气。不知南方的同学是怎么训练的,是不是大半年时间都得在这样的天气中跑?那训练效果是不是超级好呢?
昨天跑完后,小腿异常酸痛,晚上使用泡沫轴,但未缓解,尽管小腿肌肉已经很柔软,原因我后面再说,此时容我先大笑三声。上次去医院看髂胫束,医生检查后确定我的小腿肌肉非常紧张,加上运动后不注意拉伸,导致髂胫束综合症。那时,自己都能感觉到小腿肌肉是一坨死疙瘩,放到桌上疼得要命。
髂胫束的问题也导致我两次参加百公里都没完赛,今年4月的TNF100,只跑了50公里就退赛了,接着的两个月还不能做任何运动,部分原因是懒,但伤病对精神和心理的打击才是根本。还记得当时尝试跑步,1公里后,髂胫束就开始疼,每一步下去都觉得脚会断,每一次伸脚都像上断头台。
现在明显不同了。
虽然只跑了一次20公里,和一次25公里的越野跑,还没经过更高强度的检验,但明显先歇菜的肯定不是髂胫束了,内心希望哪儿都不歇菜……
回到正题,同样的泡沫轴却没有取得预料中的结果,必然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聪明如我,马上上谷歌,揭开惊天大秘密
原来比目鱼肌藏在腓肠肌的后面,而我之前只大概知道它们的存在,但对他们的位置和存在的方式以及功用完全不了解,只把它们总称为小腿肌肉,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对待。
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相互辅助,是小腿力量的来源。对一般人来说,腓肠肌的力量要比比目鱼肌大很多,因为需要比目鱼肌参与的发力主要是膝盖节有弯曲时,受到的锻炼较少。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吧?为什么按照正确的姿势跑步,比目鱼肌会异常酸痛。在正确跑姿中,膝盖基本都是弯曲状态,且越快,弯曲的程度越高,这就对小腿,尤其是力量较弱的比目鱼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这两天跑完后其他肌肉感觉不激烈,而比目鱼肌却欲仙欲死的原因。
笼统地拉伸小腿并不能很好地作用于比目鱼肌,针对比目鱼肌有专门的姿势
站姿拉伸:
前脚掌稍微垫高,如果没有垫的地方,抵在墙上也可以。单脚站立,膝盖略弯曲,两手扶墙保持平衡。如果不能单脚站立,也可放下,以略弯曲的姿势站立,重点是尽量把重量压到前脚上。然后放松脚掌,使重量更集中到脚跟处,感受整个小腿后侧有拉伸和酸痛感。所有的拉伸动作共同要点:至少3组,每组15秒以上
坐姿拉伸:
坐在地上,拉伸退保持膝盖弯曲,两手扶住拉伸退的前脚掌保持平衡。将前脚掌尽力向身体方向靠拢,感受到小腿后侧有拉伸和酸痛感。
幸运的是,强健的比目鱼肌能让小腿看起来更修长匀称,算是附加福利吧。
而常见的泡沫轴也不能对小腿产生按摩作用,得使用下面这种,靠手来解决
如果不是这两天用前脚掌着地的方式跑,也不会注意这点差别。前脚掌的方式,对比目鱼的锻炼真是太过显著了,说完我又压了压还在酸痛的比目鱼
今天比昨天已经好了很多,自我感觉落地姿势有所进步,能比较稳定地以前脚掌外侧最先接触地面,同时顺畅地过渡到整个前脚掌,脚跟有触地感又没有明显受力。时不时地低头看脚掌姿态,还算满意,同时身体重心比昨天稳多了,没有发生绊脚事件。
加了另一个动作,即夹腿。
夹腿跑的那一段,控制不住速度。一旦开始夹腿,身体不往前就往上,总要有个方向给它发泄。向上是绝对错误的,只能向前冲。抬腿时体会了大腿后侧肌肉发一下力就马上放松的状态,不得不说非常爽,同时也把肌肉力量弱的缺点暴露得淋漓尽致,终于有点懂自己为什么拼了命也跑不快的原因。
跑过一段后,心率迅速飙到160多,且配速接近500,太累。只好降低要求,不再特意把腿拉起来。
也许所有姿势纠正后,能做到无招胜有招,实现怎么跑轻松就怎么跑的梦想,但现阶段只能费力地一点点把基本功学好。
新的问题是感觉上身左右晃动有点大,不知是天气原因导致身体感受糟糕还是技术动作不对造成的,待明天留意纠正。
从今天跑步的状态和心率来看,有氧能力太差。这个月只老老实实地纠正跑姿,按照 maf180 的要求,打好有氧基础,在9月长白山百公里之前,不再安排间歇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