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成长轨迹的体悟
大学毕业之后,同学间对这4年的时间,批判偏多。我想,是因为我们是共同的自我放逐的那群人,以为真的是脱缰的野马,可以不管不顾奔腾向平原易行之地。
黑色高中三年,恐怕会远远留在中国学生的记忆里。我们每天在模拟考试,高考倒计时的紧迫感下,一遍遍刷新自己的自控力。这好像是一场难以抗拒的战役,不敢放松妥协,落后难免伤怀,若是不努力,却是愧疚难当。于是,那么多人有自虐症般,一遍遍地做一张又一张的卷子,被难题折磨得青筋乱跳,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老师给我们的信念是,大学是一个梦实现的地方,我们可以在那里“肆无忌惮”地获得惬意。
终于,我们跳入了大学的美好世界,参加社交,参加兼职,学习已不是最主要的模式。当我们那群人毕业后,才突然感到茫然无措,沉甸甸的4年里,英语倒退到零基础,数学解题思路已全无,竟不知道自己的技能在何处。然后,开始抱怨教师的不专业,抱怨院校不够水平,以为这样就能获得轻松。
那么,工作之后,有多少人还能沉下来,面对满目疮痍的自己呢?于是,人的事业等级就那几年轻易区分出。总有过来人说,那三五年,是你最重要的时段,需要好好慎重看待。可是,我们却如废了脑细胞似的,无法控制自我言行。
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的行走轨迹,几乎雷同,却又重蹈覆辙。
————————————————————————————————————————————
关于朋友圈那些体悟
朋友圈就如小型社会,你甚至可以在朋友圈识别出对方的性格与喜好。我在朋友圈经常看到两种类型的消极内容,一是男人应该如何如何,才是爱女人,一是我觉得自己真失败啊。
前者,大多是在夫妻生活中不愉快的那类人,把生活的喜怒哀乐全寄托在伴侣身上,所以想通过这种无意义却以为能洗脑的内容来提醒伴侣。我想,当一个女人将世界禁锢,无论你坚持每天一发的洗脑文,反而更加消极吧。但往往这类型的状态的朋友,你不可随意做批判或者所谓的客观建议,否则,对方一定用其观点来狠狠奚落你一番。也许,我还未进入围城,不能体悟这中间的酸甜苦辣,但如今,真是无论如何理解不了这种软文的意义。
后者呢,还是愿意把自己的荣败赤裸裸地展现给人们。朋友圈是自己的,你想如何发泄,完全是你的权力。但在这个看脸的社会,不仅仅是所谓的皮相之脸,个人的修养、气度往往影响自己可以选择的路。其实,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这类人,好像发泄一通,便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力量。直到后来去看别人的消极低落毫无意义的内容时候,心里对其产生的印象,原来并不好,才知道自己当年的自以为是有多么的不成熟。
我发现,人生过去三分之一后,不到三十而立的我,已经意识到生活的种种滋味中,体悟的越透彻,越能看开许多。皆凡人,难免有杂念,只是在行进的路上,知道了杂念里的有趣与有用,那么便觉得这么一小段人生足矣。
为什么会突然想到这个话题呢?有时候,人的想法,是真的顿开的。你曾经被堵住的思维窗口,似乎突然被打开,里头有无数的星星点点。也就是几个月前,我还被同事称为傻白甜,对事情的看法停留在表面,还要故意装成熟地分析毫无逻辑性的想法;不懂得拒绝,总希望自己是个老好人形象不灭,想被所有人喜欢;我相信所有的画大饼故事,愿意一遍遍做烂熟于心的繁琐工作;对人对事唯唯诺诺,不做冲突;这些曾经是我的常态,以往并不觉得哪里出了问题,只是觉得自己是个善良而单纯的性子罢了。突然,就推翻了自己愚蠢的想法。因为,看到了事情的真相。
所以,体悟是件你以为很普通,不存在感的事情,却能让你醍醐灌顶。至于,你体悟的内容是什么,体悟了谁的想法,体悟了好的坏的,你都不得不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