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蕙兰瑜伽2.释压、定心、幸福冥思》—【美】张蕙兰 柏忠言
自我认知的甜美果实深邃恒久,平和幸福,是一种有意义、有目标的生活,即使面对死亡也无所畏惧。
认清真正的自己
瑜伽认为要获得最深邃的精神之爱及智慧,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真正的本质,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能回答以下的几个问题,:‘我是谁?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了解我们真正的本质是生命中的头等大事,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探究自我真正的本质更有意义了!毕竟,如何看待自己的本质,将会影响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包括哪里可以找到幸福、我们对成功的定义以及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性质等。因此从瑜伽的角度来看,如果希望成功的实现,人生的目标,必须先认知自己真正的本质。
认知自我真正的本质是瑜伽的目标,也就是瑜伽的真义,因此瑜伽也被称为“生命本质科学”。在学习瑜伽的旅途上,我们可以获得自我认知及内在智慧的启迪,这是诚挚的瑜伽修习者所追寻的目标,也是练习瑜伽技术、实践瑜伽生活方式要达到目标。
通过有规律的深思瑜伽精深的教导,练习瑜伽冥想和遵循瑜伽生活方式,我们的思想和内心就能逐渐得到净化,就能消除各种迷失误解,日益得到启发。
这个不能随便言表的精辟的哲理来自万源之源,自远古时期即由领悟高深的瑜伽精神的宗师薪火相传至今。它与充满了可推测和争论性的世俗知识不同,在瑜伽传统和体系中,我们需要以一种谦逊、善于接受但又有鉴别(不盲目)的态度来接受这些精深机密的知识。
有关生命本质的知识如此浩瀚精深,但我们觉得至少需要先对“我是谁”这样一个基本而又极其重要的问题,给出一个简要的答案。
认知1:我不是我的身体
要确认我们的真正本质,首先需要明白我们不是什么。
遗憾的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自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例如,多数人以为“我”就是这个身体。因此,如果体型肥胖,就会想“我太胖了”;如果是为女性,就会认为“我是个女性”;如果上了年纪,就会说“我老啦”…………
但是瑜伽的观点认为,这种将自我以身体等同的观点是错误的,瑜伽文献的结论是人并不是其身体。
有很多方法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我们来简单的陈述其中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科学的分析躯体不断变化的性质就能发现,我们不是躯体。科学研究显示,有98%的人体细胞原子每年以不同的速度在更新着,比如肝脏细胞每6个星期更新一次,胃部细胞每3天更新一次,眼部细胞的更新周期则少于2天。
连骨骼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坚持和稳固,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该领域专家的研究结果显示, 人体内所有的原子,至少每隔5年就要全部更新换代一次。 换句话说,今天我们体内的细胞原子没有一个你5年前的一样。
我们可能有此谬思,以为大脑或大脑的某部分就是“我”。但事实上构成脑细胞的原子与分子,每三天就要完全更新一次。此刻在头骨内的脑浆,以一个礼拜前的已经不同了。
第二种认识到我并不是躯体的方法,就是回想10岁左右的你。当时的你每次照镜子的时候可能会想:“那就是我。”现在,你再看看镜子中的自己,显而易见并不是年少时在镜中看到的身体和模样了。
10岁时你是存在的,今天你依然存在。既然你10岁时的身体已经不存在了,而你依然存在着,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不是你10岁时的身体,同样,你也不是现在镜子里看到的身体。因此我们可以说:虽然身体在不断的变化,但无论我们是蹒跚走路的孩童、精力旺盛的少年郎,或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我还是我,和我的身体完全不同,我不是我的躯体。
认知2:我不是我的心意
任何想要获得真正安宁或幸福的人,必须达到瑜伽自我认知的第二步:我不是我的心意和想法。
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我不是我的心意,瑜伽文献和领悟高深的瑜伽精神导师都告诉我们其中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分析“观察的过程”。
当我们直接通过身体上的任何一种感官意识到某种对象、感觉或者活动时,当我们注意到某种事物或着意识到头脑里的某种意念时,就产生了“观察”。
只要有“观察”存在,就涉及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观察的对象,既形象、想法、画面、感触等;第二个要素是观察者,即意识着或感知这些形象、声音、想法、画面、感触等的人。
观察者会从这些观察中得出结论:“我正在看一朵花”,或“我觉得冷”,或“我胳膊疼”,或“我很烦”,或“我得马上回去工作了”。
问题是,谁是在观察这些想法、形象、声音或感触的那个人呢?
分析观察的过程,就能明白你就是观察者。你可以理解你不是那些被观察的想法、形象、声音或感触,也不是帮你体会观察过程的工具(心意),“你”是那位观察到思绪、形象、声音和感触的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