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儿问我,为什么人都要死?
于是想具体写写,怎么和孩子聊死亡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话题。
几个亲子群里常常会有妈妈问,孩子说害怕谁死掉,或者孩子问死是什么,应该怎么回答?
我们面对孩子的提问时,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得教给孩子些什么。作为典型工科妈妈,我以前也常常搜肠刮肚就为了给孩子灌输很多知识,什么宇宙大爆炸,什么达尔文。
但回头想想,如果孩子只是学会这些知识,有意义吗?有多大意义?
换句话说,当孩子提出一个大问题、开放式问题或者让人意外的问题时,吸引孩子思考和探究,远比给他/她更多的知识量更重要。想明白这个优先级,我才成功控制住自己,不在孩子每个天真有趣的问题后面嘚吧嘚个没完。
因此,面对“死亡”这样严肃的话题,我们也可以用批判性思维来引导孩子和我们一起思考。
根据上篇文章讲的,先澄清问题的意义,了解孩子和我们对同样字词的理解是否一致。
可以问孩子,你觉得“死亡”是什么?如果孩子一时表达不出,可以更具体类似的问题:你在哪里看到这个词?甚至,你觉得“人死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
比如说,有一次,女儿说害怕死。于是我们问她,你觉得“死亡”是什么?发现她认为,死亡是一件很疼的事,先会中毒,然后就会死掉。
那么问题来了,能不能回想一下,你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你会觉得,死亡是一件很疼的事呢?你觉得中毒是什么?中毒为什么和死亡有关系呢?
一层层问题之后,对话的走向就慢慢变得和“死亡”本身关系不大了。
批判性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探究问题背后的思维过程。
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对某个想法的自己的解读的时候,可以经常尝试用更多问题来帮助孩子回想自己的思维过程。
大人们对“死亡”的问题紧张,往往背后有自己的伤痛、或者恐惧,等等。大多数时候,“死亡”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和很多天马行空的问题一样,是一种天然的思维过程的信息输出,我们可以用提问来帮助孩子梳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保护他们美好的想象力,而不只是用一个“死亡”的严肃话题来框住我们和孩子的对话。
(注:仅适用于没有直面过类似创伤的孩子,有直接面对过死亡状况、或是对某些问题有剧烈情绪的孩子们需要更专业的指导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