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为本,将其转换为商品问世,通过经营赚取利润,以此为生。”听来朴素平常,不足挂齿。然而,无论环境条件如何变化,都能将朴素平常的初心一以贯之,却着实不易。
——《创造京瓷的男人:稻盛和夫》
01
京瓷成立典礼上,稻盛和夫环顾四座,初中毕业生那一张张童稚未消的面孔如磐石一般压上了他的心头。
决定创办公司那一刻,正如鹿儿岛大学的内野老师所说,作为一名工程师终于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技术并展现于世间,可谓喜出望外。然而,公司一旦开始运营,就必须对眼前这些年轻员工的人生负责,绝对不能视同儿戏。
稻盛想到 :“此事可了不得,没有退路!”
迄今为止 27 年的人生,从今往后,将全力以赴,为素昧平生的 “他人”的人生承担责任。
02
不安无助时向隅而泣,也不会有母亲伸手抚慰,更不能像执意上学时那样冲着父亲发脾气。
公司创办之际,只为“对他人负责”,毫无私心杂念,这一点恐怕是稻盛有别于大部分经营管理者的最大特点。决不将公司员工视为劳动者、一个劳动单位、一种物理存在。然而,任重而道远,令稻盛心惊胆战。
此时此刻,茫然无绪之中,犹如天启一般 : “人必须对万事万物心怀感激。哪怕身患肺结核,也不例外。责任降之于我,哪怕不堪重负,恨不能一走了之,也应当视若珍宝。”
03
此外,“用人”之法,不似复习迎考——不懂之处只要钻研学习便能得满分。
“用人”,委婉来说,就是对公司员工所采取的态度,这像家长、父母对待孩子那样。面对员工,必然会追问自己以及他人, 何为正道,何为正确的为人准则。
松风时代,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对部下已经初显这种态度。在当时,生性胆怯的稻盛被不由分说地推上了经营管理者之位。事实上, 自始至终,稻盛和夫都愿意成为棒球队中的投手、当鼻涕虫们的山大王。
04
这是一次悄无声息的启程。 然而,与各式各样的人相逢,稻盛才能走到今天,否则,无法踏上征途。从这一意义出发,注定京瓷虽然采取企业的形态,本质上却是与企业截然不同的存在。
这种宿命,也蕴含于京瓷的理念之中 :“以技术为本,将其转换为商品问世,通过经营赚取利润,以此为生。”听来朴素平常,不足挂齿。然而,无论环境条件如何变化,都能将朴素平常的初心一以贯之,却着实不易。况且,这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个集团,更是难上加难。
理念中提到的“技术”一词,可以理解为“创造性”。
05
决不制造、 销售已经充斥市场的商品,也并不将“确保销路好、利润高”的物品投入生产。市面上无处可寻但确有需求的商品,才是客户所需,而现有的生产厂商却又力所不能及——这才是京瓷的目标。
京瓷并无雄厚资本作背景,稻盛也非名门世家出身,工作上得不到提携照顾。开拓市场时,简直“像在讨饭”。订单来之不易,稻盛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生产流程。此时,京瓷的 “第二宿命”开始了。
所谓商品并不单是一种设想,必须建立在技术合理性的基础之上。
为追求其合理性,需要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日积月累地钻研,踏踏实实地努力。
06
作为一个员工少、资本小的后起企业,若希望通过日常不懈的努力,先人一步,低成本地取得其他任何公司都难以企及的成果,那么,必须投入更多精力进行研究。抓紧每一日的 24 个小时,长时间、 高效率,一刻不停,兢兢业业,不遗余力。
没有前路可循,唯有下定决心,直起身、踮着脚,向前展望。有时,还必须一跃而起。
日复一日,无论工作效率还是时间总量都远超同行,脚踏实地、 勤勤恳恳地工作,有时却又毫无畏惧地大胆飞跃。一边留意着脚下, 一边眺望着前方——这就是赋予京瓷、至少是稻盛的宿命。
身处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电子工业界,致力于“以技术为本”, 稻盛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这样的宿命。
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基于“创造性”的理念,快马加鞭, 策马向前,这正是稻盛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