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本是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的,但是下班后,回到住处,然后外出买菜回来煮饭的时候,突然一个名词浮现在我的脑海——“价格歧视”。
究竟什么是“价格歧视”呢?搜索了一下我大脑中的知识,发现只记得很模糊了,似乎那个定义已经很遥远了。所以,依照往常的习惯,不懂就问度娘。在百度搜索了一下,得到的解析为:
价格歧视: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一般来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相同质量的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并非每个消费者都能够做到具备有充分的知识和信息,这也涉及“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出现是很难见到的。因此,必然会存在“价格歧视”,更不用说是在垄断和寡头市场中了。
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价格歧视”大概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
一级价格歧视
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现实中很少发生。
这里面涉及了另一个定义“消费者剩余”,我会先解析一下这个名词。然后,再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如何做到“一级价格歧视”。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假设我是一个卖苹果的水果商,每个人对于苹果都有一个愿意支付价格,比如说,有人认为苹果最高是10元一斤,也会有人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是8元一斤。在这里,我就要实现“一级价格歧视”,做到认为10元一斤的,我就以10元一斤卖给他们;同理,认为8元一斤,我就以最高价8元一斤卖给他们。但是,这种“一级价格歧视”很难实现,因为我毕竟不是所有顾客肚子里的蛔虫,并不知道他们最高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多少,没办法全部剥夺消费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
即垄断厂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把这种需求曲线分为不同段,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价格,垄断者获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买主的消费剩余。
由于这个社会有贫富之分,人们的钱也有多与少之分,所以需求也是不同的。举个例子,就拿小米手机来说明一下。在读大一的时候,个人比较想要一台小米手机,但是没什么钱,买不起2000多的小米,所以只能买了台800多元的红米note。在这个例子中,你就可以知道小米的生厂商就进行了“二级价格歧视”,对于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划分,进而拓展市场份额,高、低端手机都有人购买,赚取更多的利润。
三级价格歧视
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对于这种采用高峰时期和非高峰时期的差别价格,将某些高峰需求调向低峰时期的行为,因为其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其设备资源,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还是以例子进行说明。当时苹果6刚出来的时候,价格要7000多块,但是不用一年,随着苹果7的到来,现在的苹果6的价格不用3000块就能买到。这个例子中,有一部分人以7000多元买了一部苹果6,有一部分人苹果6刚出来时,买不起,现在以3000多元买到手。同样是苹果6,但是有不同的价格,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
就写到这里吧!如有理解错误,请与我交流一下!谢谢!现在不和你们玩了,复盘去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