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有两点不同的看法,一是,个人情感语气表达有点过;二是,全篇称呼为“东坡”,我以为这样的表达不妥。“苏东坡”不仅是苏轼后期的一个名字,更是心境上的新生,是人生的蜕变。从此以后,苏轼已逝,而有东坡。后人对苏东坡的景仰,也多是后期的东坡,那个旷达、豪迈、乐天知命的苏东坡。(后来我想了想,这本书是作者英文首作,后来翻译的,可能是为了让读者更清晰主线,免得多个名字让外国读者混淆。所以全篇都用苏东坡一名。)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中的至暗时刻,它“杀死”了苏轼,催生了苏生坡。
注:苏东坡的由来:
“乌台诗案”中险遭丢命的苏轼,被从轻发落,去了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高考名地:黄冈。虽还是官员,但没有具体公务,也没有工资,生活是窘迫的。好在一位友人为他求了一块地,免费给他耕种度日。此时,苏轼这位一代文豪,为了生活,成了真正的农民。在心境中,屡遭贬谪,加上“乌台诗案”中差点丢了性命,于是从老庄中寻求慰藉。从外到内,苏轼已发生了一场彻底的自我思想革命,于是,苏轼以这块地为名,自名“东坡”,这之后,有了苏东坡。
【前情】
青年苏轼,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带着超人气流量入京,才气纵横,惊动朝野。这样的盛名,也为他后期的颠沛,埋下了隐患。
初入仕途的苏轼,和王安石一样,有着宏大的政治抱负。他写了一篇完整的论文《进策》,表达了自己成熟的政治主张,而他的主张也不是凭空意气,和他的前辈苏洵、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人有着很大的关联。
苏轼的政论思想重在政体,主张渐变。而王安石重在经济和军事,改革激进。也因“激进”导致用人不察,使得变法出现巨大问题,动摇国家政体。当时,一些想要走捷径的年轻人投机,趁变法往上爬并得到王安石的重用,致使朝廷出现很多“沐猴而冠”之流。
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苏轼的担忧不无道理。
1079年,苏轼出任湖州(江浙一带)为官。这个鱼米之乡,由于灾害频发,民不聊生,城镇萧条。苏轼见此景,十分痛心。他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除了天灾,还有人祸。这人祸和朝廷推行的新法有关。朝中掌权者用人唯亲,新法推行不力,很多内容是反其道而行,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于是,苏轼在此期间,写了一些诗文,表达了自己对新法的不满。
这些诗文,被人夸张曲读,成了罪端。
【事发:湖州上谢表】
宋朝官员上任后,不管是升级还是降级,按惯例,都要给皇帝上谢表,以表达对皇帝的感激。苏轼在谢表中有句: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违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本来是苏轼自谦的话,意思是自己愚钝,不合时宜,难以同那些大臣共事;也因为年纪大了,情性温顺了,不会招是非,适合在地方上管理百姓。
这也应了一句俗话:过于自谦就是自傲。
这里的“新进”和“生事”字眼刺痛了朝中某些人的心,他们认定苏轼这是在借着诗文含沙射影讽刺他们这些“因新法而进”的官员无能、生事。于是,众多“新进”官僚,群起而攻之,弹劾苏轼。
【诗文之“罪”】
那些想扳倒苏轼的人,于是四处搜罗苏轼的诗文,以从中发挥找出更多的“罪证”,欲将苏轼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1079年6月27日,监察御史何正臣率先发难,上书神宗皇帝,指摘苏轼的一些诗文里“讥讽愚弄朝廷”“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
接着御史舒亶也上书,指责苏轼的《山村五绝》诗中讽刺新法,影响恶劣。
御史中丞李定更是编织了苏轼的“四大罪状”,请求皇帝处死他。这个李定完全是出于个人恩怨对苏轼实行打击报复。按照当朝律法,父母去世后,儿子要丁忧(守孝)三年,当官的也得暂停一切事物,回家去。李定则为了自己,在他父亲去世后,隐瞒不报,不去服丧,这在当时是极大的不孝。苏轼看不起这种人,毫不掩饰对他的轻蔑之意,李定因此怀恨在心,如今这等良机来临,他就死死咬住了,要彻底除掉苏轼。
【为何叫“乌台诗案”?】
神宗皇帝本无意要治罪苏轼。但顶不住大家不停的上奏,觉得这事也有点影响不好,于是就说,让御史台去查案吧!
御史台的房屋向北而建,取肃杀之意,栽满了柏树,引来无数的乌鸦栖居。于是,也有别名叫“乌台”。苏轼因诗文获罪,被关在御史台的大牢里,所以,这个案子也叫“乌台诗案”。
【凡人苏轼:会慌张也会恐惧】
在皇帝下令审问时,发生了一件令李定等人尴尬的事。
朝中很多大臣都是苏轼的粉丝,敬佩苏轼的文才和人品,并不想公开加害于他。因此,谁都不愿意去逮捕苏轼。
最后,是李定一派的太常博士黄甫遵自荐,和他儿子一道,去湖州逮捕苏轼。
苏轼提前得到消息,但只知有人来逮捕自己,并不知缘由和事情有多严重。因而,当黄甫遵一行人身着官服,气势汹汹到来时,苏轼吓到了,在大堂内间,不敢出去见他们。
和助手祖无颇商量,自己去还是不去?穿什么衣服好?如果是罪臣,是不是不能穿朝服?祖无颇很冷静,他说,得去!既然人来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罪加一等,要穿朝服,既然还没有定罪,就还无罪。
于是,苏轼穿着韩服出去了。黄甫遵阴沉着脸,想在气势上先吓一吓苏轼。双方僵持站了很久,苏轼先说话了:“既然我多次得罪朝廷,这次定是死罪难免了。我不怕死,但请先允我和家人告别。”
黄甫遵这才冷冷地说:“不至于此。”
看过公文后,才知道,不过是普通的拘捕。
随后,苏轼的家也被抄了,家人一团惊恐。抄家的人走后,苏轼夫人王闰之想着这害人的诗文,一把火把苏轼的手稿烧了三分之一!(可惜!所以,我总觉得王闰之配不上苏轼,如果是朝云,死也会保存下苏轼的作品。)
【解救】
苏轼被投入大牢,本来是普通案件,但被有心人利用,想要趁机将他置于死地。许多人避之不及,但也有一些人,冒死求情。
苏辙上书,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官职和对自己的责罚,来减免哥哥的罪责。
曹太后(仁宗皇后)对皇帝说:“当年先皇在世时,就对苏轼苏辙赞赏有加,说为后世子孙谋得了两位宰相,为何现在要受如此责罚?”
本已隐退的王安石,也出来为曾经的政敌说情,他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意思是说,哪有圣明的世道,圣明的君主会杀有才能的言官?这对神宗相当震动。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说:“自古大度的君主不以言罪人,如果对苏轼加以极刑,恐怕后世会说陛下不能容纳贤才。”
名臣张方平更是从中找到有利线索,认为坦诚苏轼对朝廷有批评,但是要区分恶意的加害。他说:“《诗经》是由孔子删订的,其中也有很多对朝政的讽刺,坦诚的批评完全合法,且深明大义。”
另有宰相吴充、“变法派”的章惇、范镇等人纷纷上书,力劝神宗宽恕苏轼。
【此外,别无不良记录】
狱中的苏轼,被审讯了两个多月,心力俱疲,但只承认《山村五绝》有对时政的讽刺,其他都没有。在调查苏轼过往的记录中,只发现有两件事记录在案。一次是在凤翔为官时,因与上司不合,没有出席秋季的官方仪典,补罚红铜八斤。另一次,是在杭州任期内,小吏挪用公款,他未呈报,被罚红铜八斤。
此外,别无不良记录。
至于其他诗文,更是穿凿附会,无中生有,皇帝也不信。
【狱中送鱼】
案子一直这样被拖着,情况也不明朗。苏轼也作好了最坏的打算。
这期间,一直是由长子苏迈在照顾着,他四处想办法,并负责每日给狱中的父亲送饭。苏轼和苏迈商量好,平常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坏消息,就送鱼作为暗号。
有一次,苏迈要外出筹钱,请亲戚帮送饭。苏迈也没说不能送鱼的事,这位亲戚想着给苏轼改善下伙食,就送了条鱼过去。
苏轼一看到这鱼,心里一凉,想:“这下完了!”
于是,以必死之心,写了两首绝命诗给弟弟苏辙。其中一首是: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忘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诗到了神宗手里,一看开篇,便感叹道:“苏轼还是挂念朕的。”于是,便下诏释放了苏轼,将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算是格外开恩了,但其实神宗从始至终都未曾想治罪苏轼。他本人,也是苏轼的粉丝。据说,每每吃饭时举着筷子迟迟不动时,就是在看苏轼的文章。
【苏轼死了,苏东坡诞生了】
1079年8月18日被捕入狱,12月28日出狱,苏轼整整被关押了130天。
从高才大臣到狱中罪犯,从必死无疑到险得一命,没人知道,苏轼是如何度过的那段至暗岁月?他的内心有了怎样的震荡?
后来我们知道了,这是最后的苏轼,精神层面的苏轼已死在了“乌台诗案”中,同时,一个新的苏东坡不久后,在黄州诞生了!
那些少年意气,鸿鹄之志,凌厉锋芒,都随苏轼消失在遥远的历史时空中,取而代之的是苏东坡,一位思想巨人,艺术集大成者,永远,永远,闪耀在人类史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