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这一派心理学建议搞设计美学的都去碰碰。格式塔也可以被翻译为完形,整体。他否定结构主义把意识分解成各个部分,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同时他也否定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把意识的作用摒除在外的观点。
这一部分将介绍到三个点:同型论,统一性(知觉上),学习理论(行为上)。
格式塔心理学中有个知名的理论叫同型论,这个理论我非常同意,而且在别人身上也发现过类似的特点。举一个我自己身上的例子:总的来说,我比较喜欢大的东西,于是相应地会喜欢辽阔宽广的地方,就像大海草原等等,不喜欢狭窄的地方,就像电影《活埋》里整个场景就在一个箱子里发生,或是电梯等等;喜欢高处宽广的视野,不喜欢平地;喜欢比较大气的图形,不喜欢小巧的东西;可以跟各种各样的人相处;不挑食;严重选择困难症,因为什么都可以;当然我自己的脸型也曾被算命人说过格局比较大~(其实就是脸大,没别的意思)
现在你是不是开始大概明白完形理论是什么意思了。同型论指的是一切的经验现象中都存在统一性整体性的特点,在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所以这三者是同型的。
格式塔心理学还认为我们眼脑有倾向于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的倾向。比如,给你一个有缺口的圆形,你的大脑也会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圆形。
在这里要科普一个概念:知觉。我们常常很容易把它等同于感觉。通俗点来说,知觉的意思是,你的感官,主要是五官,对一个东西理解与看法。就比如你拿着个苹果,脑海里对这个苹果可能给会产生这样的知觉:它是红色,是个小苹果不会太重,旁边好像有个被虫子咬的小洞等等,这就是知觉。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知觉(当然他们装逼地称知觉为“直接经验”),以及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层面认为我们眼脑擅长把事物进行重组,简化,统一,让事情变得更容易理解。所以,他们提出了5个法则,这5个法则在设计书你也经常能看到类似的说法:
A、接近(Proximity)
正如下面的图,你倾向于理解的不是10条线,而是两条线一组,一共5组线。接近强调位置上的靠近,从而实现统一的整体。
B、相似(Similarity)
相似原则跟接近原则还是有区别的,接近强调位置上的接近,相似则强调内容(形状、运动、方向、颜色等)上的相似。就像下面这张图,你会第一反应是这10条线不是一组的,而是有5条黄线,5条白线。再看右边的,你的 第一反应是有3个人站着,一个人在跳。
C、闭合(Closure)
我们常常觉得闭合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然而不闭合,我们的大脑也喜欢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我们最喜欢脑补了。就像许多人写字的时候,从来就没闭合过,可我们就是能认出来。还有下面的熊猫,我们也能自动脑补它自己头上有条黑线~
D、连续性(Continuity)
连续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我们眼脑会自动通过寻找微小的共性来把东西连接成一个整体。就像下面的第一张图,我们会倾向于理解成两个环看成同一个整体。或者右边的H和叶子,虽然这两个东西是分离的,但是你会觉得它们似乎有某种东西把它们连接成一个整体了。
E、简单(Simplicity)
我们先来一步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是怎么变简单的:
简单是很多设计追求的原则,简化和统一事物也是我们大脑倾向的做法。我们可以怎样做到简单?习惯是删除、重组、放弃、隐藏。你对照下上面的步骤大概就能理解了。
以上是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层面上比较重要的理论。它在学习理论上也是对我们有启发。
格式塔心理学认同顿悟学习。就是你不停地重复学习学习再学习,突然一下子你明白了,顿悟了,于是你就开始改变了行为。或者你听了某个道理,或者背了某句话,然后过了很久发生了件事后,忽然顿悟,于是这个道理就深深地被你领悟了。
格式塔心理学还崇尚学习迁移。就是把这一部分的学习整体性地迁移到另外一个领域。就像猩猩在笼里原本是用竹竿取香蕉,但如果笼子里没有竹竿,它也会用稻草或是铁丝来取香蕉。而在我们职业中,尤其是跨领域转行,要学会把自己曾经拥有的技能搬到新的领域去。
5、精神分析学
正当美国的心理学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位名叫弗洛伊德(1856——1939)的奥地利医生却发展了一套截然不同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当时被各种学派强烈打击,在社会上没人理解他,甚至被称为是“科学神话”,甚至因为他是犹太人,受到当时社会上的强烈歧视。他的好朋友因为担心坏了自己的名声,背叛他要与他分道扬镳。就因为生活上的重重打击让他痛苦不堪,40岁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神经症,然而他还在坚持做着自己精神分析,毅然坚持自己的理论。
他的“性本能理论”(认为性欲是一切行为的最深层动机)被社会认为是“变态肮脏的”。他那本著名的作品《梦的解析》在当年也是沉寂了10年才开始被人注意。
所以弗洛伊德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受到学术排挤,社会歧视,面对孤独,穷苦潦倒。
回到精神分析学上,弗洛伊德相信,人的心理活动就像是一座冰山,只有暴露在海面之上的很小一部分是可以看到的。他把个人意识之外的那部分思想称为无意识,也就是处于意识之外,我们无法直接感知的冲动和欲望。他认为,人类的许多无意识思想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或者是被排斥于意识之外,因为它们是危险的,但有时也会在梦、情绪和口误中流露出来。
无意识可以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那些可以进入表面意识的想法,而潜意识就是那些不能进入表面意识的想法,它包括那些很原始的欲望,尤其是性欲。而潜意识支配着我们这一生。前意识位于表面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做一个“稽查者”的角色,它防止那些潜意识不小心溜到了表面意识的层面。强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了。
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探索自己的潜意识呢?虽然下面的方法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用的,但是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第一种是自由联想法,就是不给予任何思想的限制或指引,让你脑子有什么就什么。其实就是回归本我(指原始的自己,不受任何束缚,按快乐原则行事)
我想在此说件羞羞的观察:小孩子的思想一般是没有太多阅历,不受各种道德或是社会看法的限制,而我恰好观察到身边的许多小孩子会毫无遮掩地表现自身的性欲,例如我见过的喜欢吻漂亮姐姐的嘴;喜欢展示自己的生殖器;喜欢看别人的生殖器等等。
而这个观察也正好符合了弗洛伊德说的“性是身体的驱动力量的源头,也是生的本能”“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了性的活动”。有兴趣的可以提前了解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
而自由联想法就是让你做回一个纯真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去联想,寻找自己的潜意识,遵循快乐原则。
第二种方法是梦的解析法。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的曲折表达,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在梦中得到满足。对此,我建议你可以这么用梦来寻找自己的潜意识:每天早上醒来花个三分钟回想一下自己做梦的心情是如何,快乐?压抑?恐惧?压力?再根据梦到的情境联想一下自己生活中因为什么事压抑或是恐惧。
正如你梦见自己整个梦都在被追杀跑来跑去没停过,可以想想自己生活中是不是被一些事压得喘不过气来。
第三种方法是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常常是表面意识与潜意识在互相争斗。有时候你说错了话,东西放错地方,不小心写错了字,读错了字等等,都是因为你的潜意识挣脱出来浮上了表面。
这招屡试不爽,有时候跟对方聊天,对方说错了话,多半他是说了真话~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后来被很多人改的面目全非,以致严格意义上的精神分析学也不存在了。但是在现今心理学中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很多弗洛伊德思想的存在。
6、人本主义心理学
相信你听过很多次“马斯洛需求理论”吧,马斯洛就是人本主义的创始人,他的需求理论中的最顶层“自我实现”就是人本主义的观点,也是我们人类的使命。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类是受无意识力量,也就是强大的本能来控制的,而行为主义则强调条件反射,“刺激——反应”,但这两者观点都认为我们人的行为是身不由己的,自己不能控制的,也就是人的意识没有主观能动作用。
然而人本主义对此则强烈反对,认为人是可以自主选择意识的,我们人是具有选择能力的,我们的意识也是有能动性的。所以我们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得我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发展并得到最高的成就,也就是马斯洛说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者对于人们追求爱、自尊、归属感、自我表现、创造力以及精神境界等等的心理需求很感兴趣,认为这些心理需求与人类对食物和水的生理需求一样重要。就像如果你剥夺了对新生儿的爱,就像不给他吃饭喝水一样,也会导致他死亡。
由此可见,人本主义是比较注重个人体验以及主观世界,而不是去观察客观世界。
总结一下:
4、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将思维、学习和知觉作为整体加以研究。同型理论认为物理、生理、心理同型。人脑倾向于把事物简化和统一化。最后是三个学习理论。
5、精神分析学:人的行为是受无意识,也就是强大的本能控制。三个寻找潜意识的方法。
6、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人的使命是自我实现。
下期预告:
当代心理学及其三个分析层面
小分享:
你一定常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含有认真的成分。”这话就是弗洛伊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