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残是怎么形成的?
今天阅读的是关于思考,你怎么去辨别进入你大脑的信息是否正确。
我曾经提到,关于阅读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深表疑惑。
第三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豁然开朗。
我曾经也面临过这样的尴尬,
一开始大量的阅读,脑中去积累大量素材,越来越多的时候,发现怎么有些观点是相悖的,你该到底该信哪一种观点?
你会很疑惑,你会很纠结,到底该信哪一种。
本书当中,取到一个案例。
分不清楚原命题和逆命题。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广告设计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弃的手段,因为它很有效,正如之前的数据统计所表明的,至少对70%的人有效,
原命题:很酷的人都吸烟
逆命题:吸烟的人都很酷,
结论是我想酷,所以我要吸烟。
是吧,我们经常会被这么一些原命题和逆命题,搞的自己根本没有辨别的能力
美容行业以及销售当中经常会碰到
原命题和逆命题混淆不清。导致我们错误的认识,购买
2如何解决原命题和逆命题带来困惑。
这里学习到了一个很专业的词语,叫法律上
“谁主张,谁举证”
你提出什么样的观点,你必须得拿出证据来,但是能在现实生活当中,不明白举证责任的人逻辑没有逻辑办法没有清晰,脑子里更想不清楚。
有些人听到自己丈夫外面有小三,第一时间不去怀疑消息是否来源正确,
而且直接怀疑丈夫是否出轨,所以导致离婚。
像这种案例,多得数不胜数,到死他们都想不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因为没有办法辨别消息的真伪,大多时候,没有办法冷静下来。
其实对方的逻辑是,既然你没有办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就是典型的逻辑错误叫做诉诸无知,逻辑漏洞来自于我是对,他就是错,事实并非是对错那么简单,非此即彼的关系
相比证明是,
你欠我10万元来看
你没欠我10万元的
举证难度要高了许多,甚至没有办法证明,所以要对方证明你没欠我10万元,若无法证明,那认定你就欠我10万元明显是纯粹的无理取闹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你错我就对,一逻辑思维。
3由于案例来源信息都不准确,所以我们经常会接受一些错误的概念,而且很容易被他带到坑里,
比如听一名成功家的演讲,他侃侃而谈,有些你可能都不太赞同,正是因为他成功了以
你会相信认为他是对的,有一句话叫做,马云说句屁话,你都认为是真理
真理都在普通人那里,变成了屁话,这就是很真实的情况。
本书提到,成功的经验,起点越低,条件越差,成功显示的难度就越高,难度越高,获得掌声就越多,被其他人认可的程度也就越强烈,最终的目的让尽可能多的人,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这样做还有一个潜在的意思就是保护自己,每个人获得巨大的成功,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告诉别人,以我的经历你没有办法复制。
所以相比于那些成功学的,概念不清以偏概全,我们更应该向失败的人学习,
因为失败的原因是明确的,是清晰可见的借鉴失败的经验,反倒能够更快的助你成长。
经过这些分析,可以知道有一句话值得牢记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只有经过自己仔细分辨真正的成功学,宝贵的经验才是无价,需要额外的注意,一方面就要多花心思分辨,第一方面需要多花时间真正的了解自己,便避免以,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随时随刻具有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对方的观点,同时也辨别自己大脑
金句:人类已经普遍拥有一个认知偏差,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会引起这种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自利偏差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当我去拿着手机去拍别人的时候,他会觉得如果拍的不好,他会觉得,是我的拍照技术差。
如果我拍的好,她会说,是她人长得漂亮,普遍的这种自利性偏差,总是把成功归结于自己身上,把失败和,和拍照技术归咎于别人烂的技术上,可能真正的原因是自己长得丑,但是不愿意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