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很多道理,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过很多养生节目,但还是要吃油炸食物。
偶尔,就是要任性。
那些让你在深夜里食指大动、锥心挠耳的美食,往往热量不低。可本能不会让你,只烫上几颗白菜来慰藉饥渴的胃,于是,担心发胖的美人儿会尽快入睡,决意明日再战。
面窝,通常只在早餐时间出现在餐桌上。它四周厚中间薄,且有一个小孔,呈凹状。用方言讲,就是""窝""进去。虽名字中有个面字,但成分中并不含面粉,而是粳米磨成的米浆,调入一定比例的黄豆浆,葱花、芝麻、精盐,制成的混合物,在面窝摊前,通常用桶或者大盆装起。
炸面窝时,要用到特殊形状的铁勺,呈圆形,四周凹陷,中间凸起。师傅在油锅前,一手执面窝勺,另一手舀起混合物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形成孔洞,然后下锅。得以让凹陷处面浆厚,炸好后呈膨胀的圆圈状,金黄金黄的,和甜甜圈有些相似。刚出锅的面窝要放在炸锅上架着的铁网上,待温度降低,沥出余油。食用时,放在嘴里咬下一口,酥脆咸香,嚼上两下,软绵油润,一试成主顾。
随油温高低和时间长短,面窝可以炸成中间没有焦脆的部分,适合牙口不佳者食用;或者是将中间焦脆部分炸的多些,供喜好薄脆者享用。在我心中,面窝的最佳搭档,是一碗热腾腾的牛肉粉。一定要用现炸的面窝去沾浓厚的牛肉汤汁,好吃地要原地跳舞转圈圈。
除了传统的用米浆和黄豆浆炸制的面窝外,还有用豌豆窝、苕窝窝(红薯)、藕面窝,中间没有孔洞,吃起来也别有风味。尤其是苕窝窝,外面的面衣香香脆脆,里面的红薯软软甜甜。
同售卖豆皮、热干面、包子等固定的店铺比较起来,经营面窝的,多半是在路边支起一个摊点,油锅一开,就算开"门"营业了;或者是早餐店兼营,"搭"着卖。因此,鲜有代表性店铺。但胜在原材料易得,配方比例不难掌握,油炸又是惯用烹饪手段,常在灶台前忙碌。面窝的品质虽无突出代表,但总体水准稳定,很难碰到特糟糕的情况。
凭借着自身魅力和优势,面窝自清光绪年间诞生,到现在仍是大街小巷喜闻乐见的早餐美食。虽不顺应时下兴起的健康饮食之风,但那毕竟是一种慢思维,而好吃、我要吃的想法,来的会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