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大型交响性乐团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学校乐团发展的停滞和瓶颈期。这里所说的学校不仅包括普通中小学,还可以包括以前曾经举办过大型学生乐团的重点高校。以下几个侧面能够支持我的这个判断:
一、业余器乐培训发展不均衡。
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可以说是业余器乐学习的高潮期。伴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众多家长支持孩子学习一门乐器。有能力有名气的老师那里学生很多,社会音乐培训机构也纷纷涌现。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师资不足的现象开始显现,这又催生出器乐集体课教学的一阵浪潮。一方面减少教师的压力,第二方面扩大招生人数,第三,办学者同样时间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红火了十年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素质教育依然是美好的梦想。在残酷竞争,旨在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培养成不同层级的社会成员这一核心目标下,高考必然要通过学习成绩这个统一、公平、直观、廉洁的参数对人进行筛选和分层。
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同时,再学一点乐器或其他艺术项目,成为更加全面的人才。而大多数普通孩子,只能接受一些比较初级的器乐和艺术教育。年级稍高,就无暇顾及素质教育,转而专攻文化课去了。学习乐器有这样一个淘汰规律,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一两年后大约会淘汰30%,这是那些的确不适合学习乐器或者家长实在不能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孩子;小学三年级左右,已经学过4-5年乐器了,但进步不大,乐器作品难度又开始增加的情况下,又有30%左右孩子停止学琴,这次主要淘汰了那些毅力不足,文化课学习也问题频现的学生;第三次大的淘汰时间是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左右,这次又有30%左右的学生放弃器乐学习,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剩余10%学生,从初中开始,大多不能保证每周一次课的学琴频率,琴课周期拉长,进度和效果差强人意。到了高中阶段还能够坚持学琴的人数就变得非常稀少,这些孩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在演奏乐器方面有优秀的天分,同时文化课比较好,家长不为孩子未来的升学就业发愁,他们还可以继续乐器学习;第二种就是打算考艺术专业大学的学生,他们学琴的目的很明确,这就是他们的升学武器。
2005年以后,随着众多家长对高考和素质教育之间关系的认识,业余器乐学习的目标和层次也就清晰显现出来了:小时候学一些,多少接受一些艺术素养的启蒙和熏陶,在不影响文化课学习这个大方向的前提下,能学就多学几年,不能学就早早转换方向;文化课实在不行了,乐器基础还可以作为升学的另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