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南京大学
行走在南大的校园,梧桐树枝叶招展的英姿飒爽,宽阔的中央街道像是一座沉睡的雄师,静静地卧在古老的校区,似乎是安详的老人。
此刻,你会忘记这里本是一座学校,熙熙攘攘,树叶沙沙作响,正午的阳光穿过林间的阴霾,送去温暖。一切都和谐的让人沉醉。
校门旁,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做着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pose,打算把自己年轻的容颜、轻狂的心智和母校留在一起,一张照片便是寄托……
一座木制古屋门前,年轻人手捧着书,看得正投入,顺手拍下这和谐的一幕,并未打破他的沉醉,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闯入和平世界的猛兽,带着一点点野蛮,不经意间就打破了别人的文明和安详。
南大标志性建筑——北大楼前的绿草坪上,有几个小孩子正在老师的陪伴下作画,从红色到蓝色,从黑色到紫色,他们正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诠释着他们心中的佳作;不远处,三个身着校服的大学生,正用流利的英语交流着,沟通着,眉间透露出的自信,嘴角勾勒的笑容,手臂挥舞的恰到好处,让人沉浸在文化的熏陶中,不愿醒来,不想离去。像一杯新沏的香茗,茶水滚烫、茶叶舒展、茶香四溢、茶汁醇厚,只是抿上一口,就醉了……
南大的竹间小路更是别致优雅,清幽幽的小风摩挲着发尾,一切感觉是那般奇妙。如此看来,一座名校,也许更多的是要具备闲适的环境,而不是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后天叠加的,而闲适的环境却是自然赋予的。清幽的风、温暖的光、翠绿的树、浓郁的花,这些都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没有任何人为的做作。就算有些现代化的改造,那也是保留了自然本来的面目,在其基础之上缔造出新的境界。于是,落在这座学府之中的人,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如何休闲,如何适应这座小城,如何让学术风和自然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让所有来亲近这座学府的人,都能感受到小城的激情和妩媚;都能领略小城的清新和和气。
“这样的一座学校,就算不爱学习的人,也都会爱上学习了。”
这是一座让人感受不到压力的学府,置身这里,你会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从大自然中领受新鲜,从大自然中感受幸福。学习就是在和自然沟通,是在和自然磨合,是在和自然推心置腹。
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或灵魂,须有一样在路上。在这个人人都开始焦虑的时代,连大学也开始变得功利化。当一座座教学楼挤掉生态的根基,拔地而起时;当玉兰花开正欢却无人观赏时;当熙熙攘攘的“学霸”们都躲进图书馆的边边角角时;当大学课堂开设起一门学科——休闲学,老师三尺讲台上吐沫横飞地教你如何休闲、如何娱乐时,我们不禁会思考,我们的大学是怎么了?
走进南大,领会了什么才是一座大学的文化底蕴。它不仅仅只是有森林般的绿化面积,有爬满爬山虎的老墙壁,有颤颤巍巍的古建筑。真正决定一座大学文化底蕴深浅的指标是人和自然的契合。从自然给人的舒适上,我们能看到静心的环境;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上,能自然而然地领略学术的醇厚。
这就是我眼中的南大,清新而自然。婀娜多姿间,会忘了它还是一座高等学府。
一次南京之行,恰似一场不愿醒来的梦。一睁眼,满脑子都是南京宽阔的马路,粗粗的法国梧桐,古老的城墙。
一次南京之行,让我看到了一个现代城市所保留的历史积淀,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旧的还是新的。
一次南京之行走,让我明白了:一个人与一个城市都是一样的,那些内在的魅力,那些思想的包容,总会让一个人、一个城变得更加美丽。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或灵魂,须有一样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