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三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我读的时候的心境分别是“悲愤”、“激昂”、“苦楚”。“悲愤”侵略者的残忍,祖国大好河山的巨大破坏。“激昂”抗战中的中华儿女强大凝聚力,文人墨客的同仇敌忾。“苦楚”内战后的分离,文化改革的极端。
几点感想。
“学术自由”。书中如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梅贻琦等教育家所一直提倡的“学术自由”,我很认同。在一个学术自由的大环境下,各类学术工作才有可能正常的发展,否则,很容易走歪,以至于变成“异术”。
“搞学术研究的人不参与政治”。书中如傅斯年等提出,搞学术研究的就好好研究,不参与政治。事实上,连他自己都没有做到。虽然很难做到,但我觉得它是有几分道理的。文人过多参与政治,发表的文章,研究的课题都会参杂一定的政治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对本人的学术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清华和北大”。我们国家最好的两所大学于抗战期间竟然一路南迁,从北平到长沙,再到昆明。并一边躲着空袭,一边上课。我想,清华和北大代表的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他们没有被打倒,并反而激发了无限的活力,我们国家就不会败。因为他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是最终胜利的源泉。
“胡适”。作为教育家,他始终坚持学术自由的理念,以至于能在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第一天就公开对蒋介石说不。作为外交家,在美任“使者”期间,奔走于美国各地,为对日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为自己“捞到”了35顶博士帽。另外,在一段非常时期,造就了他也是被口诛笔伐最多的人。好在老爷子心态好,看着批评、听着骂,照样喝着茶。
“傅斯年”。作为教育家、史学家,他是彻彻底底的跟着国民党走了。但这不影响我对他学术和信念的认可。在那个年代,有这样一个能担责,敢于向当权者说不,是个做事的人。在“史语所”,他领导的一班人发掘了一个又一个古迹,改写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他对朋友的帮助从不吝啬,他对对手也毫不客气。做事雷厉风行,敢作敢为,拥有强大的执行力。晚年任台湾大学校长去世后,至今都有怀念他的每天二十一声钟声。
“陈寅恪”。这位被作者称之为三百年才出一位的国学大师,真是一生为学。哪怕是刚入中年,就双眼失明,都不影响他研究和创作。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做人,都始终如一。即使在文革的特殊时期,都没有“请”的动这位国学大师。
还有“梁思成和林徽因”、“李济”、“夏鼐”、“陈梦家”、“王国维”、“闻一多”……
如此多的学术大腕集聚于那个年代,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留下了他们的不朽传奇。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最后,读完后的两个小心愿就是:想去昆明看看西南联大,想去李庄看看同济和史语所,踩着大师们的足迹,来一次思想的旅行!
(此文写于二零一八年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