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在儒家学派中的很大的一个发明创造,也是王阳明的心学里面举足轻重的一个板块。但是,这样伟大的创造,也给后世学者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那么知行合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他又为什么会给后世的学者们带来困惑呢?
现在,我们需要先聊一聊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现代的语言中,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我们怎么想的就需要怎么去做,很明显,这一个词中包含两个行动,一个是想,一个是做。但是,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想要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那么我们就需要先了解,王阳明认为的知行究竟是什么。
就如前一段所说的一样,在现代汉语中的知和行,一个是认知的意思,一个是行动的意思,但是王阳明所讲的知和行并不是这样的,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概念,举个例子,《大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王阳明如是解释,一个人闻到恶臭,是他的知,也就是感知,而他厌恶恶臭,是他的行,也就是行动,但是这个人的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当他闻到了恶臭的时候,他就立马会感到厌恶,而不是闻到了恶臭之后,才决定去厌恶。王阳明就是用了这个例子解释了什么叫做知行合一。
但是,肯定会有人有疑问,上面的那种“知”是一种很特别的“知”,它是感知,那能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一样吗?其实他们本质上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感知是一种感官的认知,而我们日常所说的认知,是一种思维上的认知,它们都是一种知。
不过问题又来了,既然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体的话,只要有知就一定会有行,那为什么在王阳明之前的那些古人还要创造知和行两个不同的字来表达差不多的意思呢?其实这么做是因为先人想要裨补阙漏,因为尽管知行合一之说十分的明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演,世界上仍然出现了两类人,第一类人做事情完全不思考,第二类人只思考不做事情,为了让这两类人能够将知与行兼顾知与行,圣人才不得已这样做,这也属实是圣人的无奈之举。而王阳明再次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因为世人已经将知与行完全的二分了,嘴上说着冠冕堂皇的话语,实际上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人不在少数,实际上,放到现在,这种人仍然很多,甚至现在还比那时候更严重。
可是,正如我开篇时所说的那样,王阳明揭示知行合一这个道理,尽管是好心好意,但是也给后世的学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顺利的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并不理解,甚至是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孙中山认为,王阳明之所以提出知行合一,是因为他觉得知易行难,可是孙中山并不认同,他觉得王阳明可谓是好心办坏事, 因为在孙中山看来,明明就是知难行易,他觉得王阳明把难的说成不难的,把不难的说成难的,那么,读书人也就没有动力去学习了,因为连最简单的事情都被说的那么难。可是,很显然,孙中山并不完全了解王阳明的观点,他实际上是自己臆测了一下王阳明的想法,并且觉得他与自己的想法相违背,可是他并不知道王阳明真实的想法。
不过,孙中山批评王阳明的观点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觉得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适用于科技发达后的国家,他为什么这么想呢?假设一个国家要制造一个火箭,那么,技术人员就负责构思就好了,至于制造零件,组装这些行动,可以由别的人来完成,那么这样算什么知行合一呢?一件事情明明可以让一个人负责知,另一个人负责行。可是 ,实际上,孙中山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所理解的知和王阳明所说的知不是一个知,他讲的知是见闻之知,而王阳明的知则是德性之知,前者偏自然科学,后者偏心灵思想,自然不能混为一谈。
不过,并不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见闻之知就不是知,不能对应知行合一,举个例子,就比如说爱因斯坦,他写下《相对论》就是他的行,那么与其对应的知是什么呢?就是他的良知。实际上,在爱因斯坦完成了他的《相对论》后,他的重心逐渐偏向了世界政治方面,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发明究竟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以及如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问是那么的通透,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却几乎没有人愿意为此停留。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一样,我们要有一份力,发一份光,不用去等待炬火,我们自己就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