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把我所写的这些,粗糙的定位于寻宗探祖。但,作为邵姓后代的一个小小的分枝,在我的心里始终存在有一种深深的落差,当然,这种落差或许早就定性在一百多年以前。
一百多年以前的中国,我现在只把它理解为清朝。而关于清朝的故事,我只是在学历史的时候,粗略的知晓一些诸如慈禧啊曾国藩啊袁世凯啊六君子啊等等等等家喻户晓的人物。我的头脑有点混乱,偶尔会把历史和人物及事件混淆,为此,没少被邵先生讥讽。
欲说邵家旧事,先来脑补一下石牌的典故。
石牌古镇,枕山而面水,在汉代有个好听的名字:兰水城。三国时,称荆城,隋代为荆台县,宋代设荆台镇,今天,石牌的镇中心仍叫荆台村。
汉江,古时素有“黄金水道”之美称,汉江之水流经石牌,过往商贸帆船南来北往,紧靠汉江岸边有一个高大的石头牌坊,过往商贸帆船于是都把这个石头牌坊作为行船的标记。石头牌坊周边茶肆店铺林立,商贸帆船于是在此泊船休息,进行货物交易,娱乐消遣。清代一度设立此地为石牌市。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石牌市在湖北钟祥县西南四十六里,汉水西,接荆门县界,清朝有县臣分驻于此,监管水利事”。后来,随着河床逐渐东移,古镇与水道之间形成了日益繁荣的集市,而石牌因水而兴,故,享有“小汉口”之美誉。
岁月星移斗转,石牌古镇在几百年前就已经辉煌灿烂了。曾有人专门为石牌的古街赋诗一首:“一观三庵六大庙,三门四楼两座桥。五关十街土城环,魁阁宝塔凭栏眺。祠堂会馆清真寺,当铺书院福音堂。商家餐馆密如林,数十粮行日夜忙。货船如蚁聚码头,梨园频庆古戏楼……”
好了,关于石牌的旧事,暂且打住,闲话不再说,言归正传。
19世纪80年代,一个从安徽走街串乡的戏班驻在了石牌。那个时候,石牌的古戏楼正是戏风空前鼎盛。但凡能进得戏楼听戏的,却是少有躬耕于田间的布衣。于是,这个安徽的戏班就游走穿梭于各乡村搭台唱戏。
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 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那时候的戏子,是下九流中的一流。虽“贵”为下九流中的一流,那也是在异乡受尽欺凌的。
话说这个安徽的戏班里有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跟在戏班里跑前跑后帮忙打杂,用现在的流行语叫做跑龙套。小男孩身体单薄,机灵勤快,倒也讨人喜欢,据说是路上收留的一个穷人家的孩子。
有钱人听戏,多去石牌的古戏楼,没钱听戏的,碰上走街串乡的戏班,听得一场戏,多是没有铜板的,只能是给一把两把米,以算听戏的钱,如此一说,走街串乡的戏班其实就是一个乞讨班了。于是,吃不饱饭的戏班比比皆是。这个瘦猴一样的小男孩一脸的营养不良,满脸菜色。
这个戏班在准备离开石牌的时候,一邵姓的男人找到了戏班,提出要收留那个小男孩。
面对风餐露宿的困苦,饥一顿饱一顿的现状,家,恐怕是小男孩最美的愿望。
于是,按照古老的规矩,小男孩跪地磕头,改姓邵,认祖归宗,按邵氏家谱字辈,为明字辈,(。。。文明先代圣,万士显荣昌。。。)取名邵明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