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在我五岁时去世了,我爸爸在我大学一年级结束,20岁那年也去世了,爸爸妈妈的骨灰埋在天津宝坻县老家的祖坟里。爸爸去世后,都是二叔和老叔在给爷爷上坟时,也一并给我爸爸、妈妈上坟。自从我和妹妹结婚、买车后,我们就每年都在清明节这天早上开车从北京回老家给爸妈上坟了,我记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了。
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一家三口和妹妹一家三口在清明节一早就出发了,一早真的很早,四点多点,天还没亮。今年清明节前下了一场大雪,高速封路了,我们跟着导航走京塘公路。下了国道,通往村子的路大坑连着小坑,村子里因为铺下水管道,挖开了铺着砖的路,露在外面的泥土变成了淤泥,我们停车后才发现轮胎粘了有至少一寸厚的泥。
下了车,要自己走到坟地,我和妹妹脚上套了塑料袋,我老公换了双拖鞋,其他人不在乎没有换鞋。我们和往年一样慢悠悠地走到坟地,然后摆上贡品,烧纸、放炮,然后上坟就结束了,往回走。在农村的二叔家吃了早饭后就返京了。于我来说,上坟来去就象是一个规定动作,到了这天就要这么做,一点也没有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也许这就是我的薄情吧。
不过这次上坟,我还是有两个特别深的感触。
一是为什么老家还是这么穷、这么脏呢?路还是那么坑坑洼洼,垃圾随意丢弃,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都没有变化呢?和我去过的北京的农村,浙江的农村不一样,那里至少没有这么脏。
二是对活着的人的感叹。
前几年我们上坟的队伍还是比较庞大的,除了我和妹妹两家,还有我二叔一家三口,我姑姑,我老叔。今年他们只来了我二叔的儿子,我表弟。我二叔前两年因糖尿病去世了,我二婶这两年走路都不利索了,住进了养老院,也来不了了。我姑姑腿脚也不好,今年就没来。我二叔年纪不到,也就60左右,年前得了脑梗,也来不了了。我看着他们从壮年到老年,从健康到生病,从生到死,不由感叹人生短暂,要珍惜现在,珍惜健康!
农村的二叔、二婶好像还活在二三十年前,他们的生活没有因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他们很少走出村子,每天吃着馒头、玉米粥和咸菜,穿着不知谁淘汰下来的衣服,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日子。
农村大哥的妻子,我称呼她嫂子,今年她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吃饭时,她极力地表达着自己,每个话题都要参与,说她在外地读大学的女儿如何变美了、成绩如何、有什么特长,说她老公承包了几千亩的稻田,说她对于迁坟地的看法……她不用上班、不用下地干活,不用打扫庭院,只要照顾好上二年级的小女儿就可以了。她虽安逸,但我却读到了她的寂寞,也许她也想去工作,也许她也想走出去看看,也许她也想别人能重视她吧,但是她这样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却没有这个勇气,她只能在饭桌上多说几句来表现自己了。我为她感到悲哀!其实是我害怕自己变成这个样子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记住了今年清明的雨和冷,以及活着的人。死者已逝,活着的人要怎样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