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山竹引起的海水倒灌,使得数以万计的垃圾,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涌来。
它们大多是塑料制品废物,全都是泡沫,塑料瓶,空饭盒以及各种垃圾。
现代的生活离不开外卖,尤其这两年的外卖平台的发展如火如荼,而大部分的外卖的包装,无论是一次性筷子,还是餐盒,都是由塑料做成的。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个塑料袋,它的使用寿命可能只有几个小时,但它的生命有多久呢?450年,它需要450年才能被降解。
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
十面霾伏,或许我们还可以戴口罩;可垃圾围城,我们已经快要无处逃遁。
当陆地不能够再承载垃圾的重量,就有人将触角伸向了海洋。
一个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布报告称:全球海平面上至少漂浮着26.8万吨的塑料垃圾。
这就是为什么台风过后,我们被白色垃圾包围的原因。
1954年,日本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叫"水俣yǔ病"。
患病的是猫和人,症状是步态不稳、抽搐、手足变形、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后来经过数十年的分析研究,才确定这种病是因为水生生物食用了工厂排出的废水。
在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后,有毒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并侵害人体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引起脑萎缩、导致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
在日本,食用了水俣湾中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
下面有两则报道
这两条报道里,不约而同地把污染的矛头指向了“微塑料”。
微塑料是什么呢?其实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不规则塑料颗粒。
别看它们这么小,但是破坏力特别大。
因为它们专门吸附各种污染物,再到处游荡,被那些海洋生物吃掉。
最可怕的是,这些微塑料就像日本水俣yǔ湾的有毒物质一样,是无法被消化和分解的。
那些贻贝、大虾、海蟹们,人们吃得不亦乐乎。
但谁曾想,它们体内,都是我们扔掉的塑料袋、棉签、尿不湿的分解物。
当初被我们扔掉的那些塑料垃圾,又换了一种形式,回到了我们的嘴里、胃里、血液里。
我们要清楚:人类从来都不是这个星球的主人,也不拥有地球。
我们只不过是和千万亿万的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而已。
当我们用聪明的大脑,发明出来这些能让生活更便捷、轻松的享受时,也不要忘了:
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动物们,是我们的生命共同体。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保护地球不是一句空话,因为这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比如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少叫外卖;尽量选择堂食,尽量用环保袋、或者无限次使用的环保餐具;出门尽量带水杯,少用塑料吸管;不要随手乱扔垃圾,注意垃圾分类回收,以及再利用;从儿童层面就培养宝宝环保的概念和意识,以及建立行为准则。
接下来作为一个妈妈,我特别要说明一下宝宝吃鱼的这个问题。
鱼很有营养,毋庸置疑,在此不做赘述。
但,吃太多鱼有导致体内积累太多汞毒素的危险。汞是一种金属元素,数量大的情况下会导致中毒。这些汞通常通过医学垃圾或工厂排泄物进入水中。在这些水域生存的鱼类就会被汞污染。
汞中毒可能会引起出生缺陷或大脑受损。成年人或儿童汞中毒的症状包括面颊和手指发红,头发、牙齿和指甲脱落等。汞水平过高也会引起器官受损和皮疹。此外,汞中毒还与视力,语言和听力障碍有关。
吃太多鱼,另外一个涉及的问题是鱼身上太多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是提供给鱼抵御细菌的。而野生鱼类也有可能通过受污染的水摄入抗生素,但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出现在养殖鱼身上。鱼类资源的抗生素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但至今在很多国家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
韩国国内调查结果表明,一周吃鱼类3次以上的孕妇,脐带血中的贡含量是不吃鱼孕妇的2.6倍。青花鱼、刀鱼、金枪鱼、偏口鱼等鱼类中都含有汞,且汞的浓度没有差异。所以韩国出台了孕妇、育龄妇女、哺乳期女性、幼儿等人群鱼类摄入量的规定,即每周食用1次鱼类,每次100克以下。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鱼类摄取量为每周2次左右,因为有益健康的鱼油也是有不良反应的,过量摄取反而会威胁免疫系统功能。
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每周食用鱼类5次以上的男性患房颤的概率更大。
那什么是房颤呢,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以下是从网上摘取的一个关于儿童吃鱼的问答。
Q:海鱼里的汞现在都让人恐慌了。
A:汞含量多寡要看鱼类在食物链中的位阶,人们说的汞中毒指的是有机汞中的甲基汞,由无机汞经过细菌、微生物转化而来,甲基汞不论在人体或鱼类身体都很难代谢,在水中会被植物吸收,小鱼吃植物,大鱼再吃小鱼,因此食物链上端的鲔weǐ鱼、旗鱼、鲑guī鱼等大型鱼类,汞含量会比小鱼来得多,其中又以鱼皮、内脏、脂肪最容易累积。
大自然中的岩石、海洋底泥本就有少量汞,甲基汞也有容许值。内地方面数据不详,但台湾的卫福部制定的"水产动物类卫生标准"中,鲸、鲨、旗、鲔鱼、油鱼等五种食物链高阶鱼类,甲基汞容许值为2ppm,鳕鱼、鲷diāo鱼、比目鱼等18种鱼类则为1ppm,其他鱼类、贝类、头足类、甲壳类为0.5ppm。
Q:有说法说"海鱼吃小的,淡水鱼吃大的"以及"换着各种鱼种来吃"就可以避免风险。
A:其实呢,以上说法并不靠谱。我们给宝宝选择鱼遵循一个原则:不选生长周期长、食物链顶端、刺多的鱼。而且特别说明的是鱼肉比鱼皮、内脏、鱼头安全。
而鱼的食物链位置以及它的食性,和它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不是淡水领域的鱼污染就会少,国内也很多在淡水领域的鱼污染很严重。要是在污染严重的淡水领域,大鱼生物富集作用不是更严重?同样,换着吃鱼,要是鱼都是不好的呢?
所以还是那句,我们选择鱼种还是应该从食物链位置,污染少等基本原则来判断。根据这个原则,我们一般是会推荐更清水的水域,比如山上溪流和近水水库的鱼。
Q:我看报道有说野生的鲔鱼、旗鱼、鲑鱼是深海鱼?
A:这个报道主要是来源于一篇新闻,三岁女孩常吃野生的鲔鱼、旗鱼、鲑鱼等深海鱼,汞含量竟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容许值20倍。但是台北荣民总医院的研究指出,许多学者澄清汞含量和鱼生活的海水深度没有关系,和食物链的位置关联较大。
野生的鲔鱼、旗鱼、鲑鱼属洄游鱼类,吃小鱼维生,位处食物链顶端,累积汞含量因此较高。生活在200公尺以下、阳光照不到的水域,才叫深海鱼。但无论是深海鱼或野生的鲑鱼、鲔鱼,生物族群都较少,考量到健康,都不该吃过量。
Q:那深海鱼究竟是什么?
A:深海鱼不等于海鱼。八成以上深海鱼不可以吃。渔获通常以沿岸、近海、远洋分类,不会特别用深度划分。生活在200公尺以下、阳光照不到的水域的鱼是深海鱼。没有阳光的世界和浅海截然不同,深海鱼多半为肉食性,有尖锐的牙齿和大嘴,比如鲨鱼;由于没有光线,很多深海鱼的眼睛都退化失明;许多深海鱼如灯笼鱼、巨口鱼的身体侧面都演化出发光器。
太平洋深海食肉鱼类体内的汞含量比生活在海水表层的同类鱼高得多。同时,深海鱼为了调节压力,会形成特殊脂肪,但这些脂肪并非完全适合食用,有些还会导致腹泻,许多减肥中心就常用油鱼、鲨鱼作为减肥餐。所以即便是普通成年人,都不建议长期吃。
Q :那孩子吃贝类好吗?
A:贝类海鲜是指海洋生物贝类中,能够为人类食用且味道鲜美的贝类(包括花蛤、毛蛤、蚝、贝贻、鲍鱼、螺、蛏子等) 。贝类是海中寄生物的主要寄主,由于贝类的特殊结构使其体内的寄生物不容易杀死,故不宜婴幼儿食用,大人食用时切记一定要高温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贝类除了寄生虫的问题,还包括生物富集作用下重金属也会更多,很容易就超标。但一些清水领域的贝类如果不超标,还是可以给孩子吃的。此外更关键的是,要测试孩子是否对贝类海鲜有过敏反应。
Q:那虾蟹孩子适合吃吗?
A:其实相比鱼类和贝类,甲壳类对于孩子是更好的选择,虾和蟹都是非常好也更安全的。但需要警惕的是,越来越多孩子对甲壳类食物过敏,所以在食用前要注意测试过敏反应。除此之外,过敏还分为原发性过敏和继发性过敏,有可能孩子之前吃不过敏忽然有一天吃就过敏了。这些都要家长额外留心。
另外,虾类海鲜给婴幼儿食用时应注意剔除干净虾肚(位于虾背上的黑色细肠直至虾尾的排泄系统均须剔除干净,用牙签即可轻松挑出)。
还有一个小补充:海瓜子和野生的河豚也不应该给婴幼儿吃。
最后做一个总结:
1、全民环保意识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
2、给宝贝吃鱼不要选择活的久、食物链顶端 、多刺的鱼,而且注意食用量,不宜过多,建议一周不要超过3次。比较适合宝宝吃的有:三文鱼、鳕鱼、黄梅鱼、鲳鱼、鲈鱼、银鱼。
3、成年人吃鱼也不宜过多,吃多了容易增加患房颤的概率。
以上,就是此次所有的整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