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说:英国人着迷哈利波特,我们没有必要,几百年前,我们就有了孙悟空。
我没怎么学会说话就开始看电视剧版的西游记,电视剧是对原著的深加工,情节跌宕,画面绮丽,主要体现惩恶扬善,遵从和谐社会的大方向。所以,在读原著之前,我一直以为西游记不过是一部普通的魔幻小说,可贵之处在于体现了国人一直不被称道的想象力。
当然,我之后发现了自己基于电视剧的理解是何等肤浅。
西游记原著语言诙谐,但读后怎么都觉得有股呛味,明明是大白话,却让人觉得含义不止于此,挪到生活中思量,才能恍然有所悟。比如,如来所创佛教,僧人不能以钱财所迷。而阿傩、伽叶向唐僧师徒收取贿赂,“人事”两字说的冠冕堂皇,如来知道后只是笑而不答。一个简单的情节,却讽刺了官官相互。相比之下,红楼梦里的判词谜语倒显得有点故弄玄虚了。
似乎,四大名著中人们对西游记了解最多,研究却较少。曾以为是它太过浅显,现在看来,可能是它太难揣测。整部小说光怪陆离,让人目不暇接,而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情节,却因为躲在了神怪的背后,为大多数人所忽略。
与红楼梦从开始就不断提示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而后缠绵悱恻渐入凄凉的情节不同。西游记开头打出了开天辟地的大格局,之后就连主角被压五行山下,也能峰回路转,最后得来一个修得正果的大圆满。而字里行间却不断出现前后矛盾的逻辑错误让人怀疑故事的发展是否就如字面上写的这么简单清晰。当你偶然揭开这重美好的幕布,寒气扑面而来,柳暗花明忽然变成崖险路断。
早说过,四大名著里西游记才是高端黑。看完吴闲云的《煮酒探西游》的感受是:毁悟空(悟空没那么神通广大)、毁沙僧(与王母娘娘有染,被玉帝贬下天庭),毁嫦娥(与玉帝有染),毁玉帝(道派大boss,与如来明争暗斗),毁观音(狠角色,替如来办事,设局让李世民令唐僧去取经;有时还存有异心),毁如来(佛派大boss,让唐僧去取经实质不是普渡众生是为扩张地盘争夺更多利益),毁所有神仙(神仙区别于妖怪是在于神仙有编制;神仙也不是长生不老的,要靠吃蟠桃、吃金蝉子的肉来延年益寿;闲暇时跟妖怪一样要吃人,甚至吃小孩心脏;神仙也有情欲也会苟合)……简直是毁童年、毁三观。但回头细想,其实小说并未毁什么,只是我们原先被主流思想先入为主而已。小说只是以极其巧妙的神话手法,写尽了人性阴暗面与人间丑态!人性与现实世界原本不就是这个样子吗?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来看,《西游记》才真正堪配名著经典。
话说这个作者,真是个犀利毒辣、幽默风趣的文学评论者,又是个思维缜密、心细如针的福尔摩斯,更是看透俗世红尘愚痴贪嗔的智者!是道破天机的僧侣,又是喊出国王没有穿新衣的小孩!
这本书的封面就点题了它不讲佛,不讲道,它是探究人生如何成功的黄金法则,自然在本书的最后作者也囊括了成功的三大法则:1、要有能力。 找到自己的方向或选择对的团队。2、要合作。这也是当代社会必须的一点,资源共享,互补互足。3、要坚持。成功,至少有个必要的时间。
能有煮酒探西游这样的书,真心让我这个不聪明的懒人觉得欢喜,可以对照着这本书看看原著,再对照判断,要不以我的脑子,何时才能理解完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