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好,本节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在设计时严格按照课本的流程进行,共分为五个步骤。
一谈话导入,直接抛出问题,王大叔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孩子们能帮他解决吗?直接把例题引出来。引导孩子们仔细审题并找出题中的重要信息,然后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到隐藏的信息。让孩子们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是固定的,长与宽都是整米数,但长与宽的长度不固定,有多种围法,面积也不固定。在导入方面,很简单,体现数学的简洁之美。
第二部分新知探究,针对围法多样,怎样围面积最大,引导孩子们展开头脑风暴,从中发现要把各种围法画出来,在这个时候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把不同的围法画出来,在数学上叫一一列举。引出课题后,让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一一列举的注意事项及特点。学习需要动力,也需要指导。抛出既有趣而且有挑战性问题,并且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就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教师只有肯放手,学生才能得到真锻炼,才会有充满个性的思维。在孩子们画出各种围法之前,先确定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固定的,为22÷2等于11米,然后就让孩子们,四人小组讨论并在纸上以1厘米的线段表示1米的木条画出所有的围法并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一切教学计划都要以课堂生成为主,合理的巧妙的应用课堂生产资源,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才是对学生有用的教育。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曾想,课堂要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发挥,思维自由生长,所以一一列举的注意事项,尽可能让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对比,自己发现。
孩子们把不同的围法列举出来后,可以根据课本中提供的表格,把对应的长,宽,面积一一列举出来,此时要再次引导孩子们,为什么表中,把长10,宽1这一组数据,先列举出来?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再一次认识到一一列举时,要按顺序列举。等孩子们把数据列举完后,让孩子们看一看有没有重复或遗漏,再次强调,一一列举时,按顺序列举,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同时让孩子们对比表中列出的数据,有什么发现。细心的孩子会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数值越接近,其面积也就越大。
接下来回顾刚才帮王大叔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用到了一一列举的策略。同时再次提醒孩子们注意,什么问题适合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时要注意些什么?
虽然我们本节课第一次提出一一列举的策略,但这个策略我们早就用过,只是当时没有起名字。然后带领孩子们一起回忆一年级时一组一组的写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二年级用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不同的三位数。三年级用几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通过对熟悉知识的回忆,加深孩子们对一一列举策略的理解。一一列举的注意事项及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一一列举,相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已经非常清晰明了。
接下来就是第三部分随堂练习,在第二部分,孩子们通过帮王大叔解决难题,学到了一一列举的策略,这一部分,随堂练习,就是孩子们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在这一部分,我严格遵照课本,呈现出练一练的两道习题,让孩子们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让孩子们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收获。
第五部分就是课课后作业。
整节课,按照新课程标准,遵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参考教师教学用书,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们发现一一列举的策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虽然谈话导入时,是解决王大叔的难题,但最终让孩子们明白,这节课我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在解决问题中发现策略,也就是一一列举的策略。让孩子们找到渔,而不是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