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一家之见:我对当前教育的三点微思考
观点之一:教育改革定位要从追求教育局部最优解提升到探索教育全局最优解!
"从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养活14亿人"到现在"让大部人共同富起来,养好14亿人",就是国家层面发展政策从过去追求局部最优解到追求全局最优解转型。
同样道理中国家育改革目标设定也应如此。从小的方面说,课改从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落地到现在追求立德树人,一生所需的综合素养培育,就是局部最优解向全局最优解迭代升级。同样道理,过去为了快出、多出人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导向下举办重点学校,追求的是局部最优解,现在提倡公平与效率兼顾,推出的教育均衡就是追求教育全局最优解。
可见教育局部最优解是某一阶段、部分方面最好策略,而教育全局最优解追求的是整体的、终极的目标。有的局部最优解对终极目标达成不是和谐的,甚至是矛盾的,在转型过程中会是痛苦的,甚至会出现短暂的恐慌、焦虑、不适应,这是正常的。
结论:教育改革定位要从追求教育局部最优解提升到探索教育全局最优解!
观点之二学生学习零食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正餐!
培训机构的学科培训是学生学习吃的“零食”或叫加餐;学生在校园学习属于正餐、营养餐。整顿目的减少学科类培训中那些只重视知识点的学习和简单解题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可将持续发展、综合素养培养的快餐食品,增加学生在学校学习正餐数量、质量,让所有孩子的正餐都吃好、吃饱、吃营养。
高中招命题改革方向是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尤其是把考综合素质提到了突出地位。
可见,上述培训机构这套培训方式对未来升学的针对性将大大降低。牺牲掉孩子提升其他素质的时间去搞补习,还不一定用得上,这笔账不划算!正如考试开始换赛道了,若在老的赛道上抢跑有什么意义呢?
观点之三:为学生减负不能演变成为家长减负、教师增负!办人民满意教育不仅仅等同办家长满意教育!
有家长说下午3点半放学没法按时接娃、看娃,于是全面推行课后延长2小时课后延时服务,承诺学生离校比家长下班晚半个小时,即5+2新政。
有家长说暑假上班无法带娃,于是公办学校又推出暑假托管服务。
有家长说早上推迟学生上校,家长送孩子上学与上班时间冲突,于是又推出学生早上可提前到校,学校必须有教师看护。
牵一发动全身,教师作息时间时时被打破,工作时间在延长,法定假期不得不参与托管。犹如懒苗效应,最后负担传递给了弱势教师群体。
请问双减改革核心是为学生减负,怎么就演变成了为家长减负,为教师增负呢!不就成了家长在绑架学校吗?
另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指的是什么群体?不仅仅指的是学生、家长,理所当然还应包括各类行政组织、企业用人单位。因此办人民满意教育不能于办家长满意教育划等号,当然也不能狭隘理解为办学生满意教育。
结论:为学生减负不能演变成为家长减负、教师增负!办人民满意教育不仅等于办家长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