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信息PhD的申请被拒,这两周想了好多好多,不知道前路究竟在何方。
开了这个专栏就没写过几篇文章,一眨眼就快一年了。还记得去年6月参加那个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深受启发,决定投身物理。(真的要上路了吗? - 理论物理路漫漫 - 知乎专栏)那确实不仅仅是心血来潮。后来我就自学量子力学,毕业设计选了材料学院唯一一个搞理论的教授,做了分子动力学,也算是跟理论物理擦点边吧。每周参加组会,听组里博士和博士后的汇报,渐渐熟悉了量子力学,起码不再畏惧。对于物理专业的人来说,量子力学根本就是一个入门的东西。比起量子场论和弦论,根本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但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量子力学一开始看起来的确是非常陌生,非常难懂,所以畏惧感的退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后我也努力地找了好几个教授当博士导师。一开始在南洋理工大学找了一个做量子光学的教授。这个教授,斯坦福本科,MIT博士,耶鲁博士后,年轻有为。但是他看了我的简历,知道我不是物理本科,在面试的时候考了我阶梯算符。想起来还真的是很简单的问题,但那时候没怎么看量子力学,学过又忘掉了,没有答出来。他跟我说,“你要想跟我读博士,物理水平要跟物理本科生一样。做量子光学,其他可以不会,但量子力学和电动力学肯定要学好。”
后来我去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量子科技中心(Centre for Quantume Technologies)找了好几位教授,最终选定了一位同时在牛津大学担任教职的教授。这位教授的研究很牛逼,才四十多岁,发表了超过400篇论文,引用数超过20000。他没有嫌弃我读材料的背景,同意我当他的博士生。可是这个量子科技中心跟一般的学院不一样,教授同意了还不一定可以录取。我2月投了申请,3月面试,就在两周前收到了录取通知:被拒。
收到通知那天我就觉得自己傻了。当初竟然完全没有考虑Plan B,没有同时在申请其他学校其他教授,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我至今不清楚申请被拒的理由。我想,大概是竞争激烈,我非物理本科的背景自然不利。就算我再怎么保证我会努力学物理,也比不过一个物理本科而且成绩还可能很优秀的学生。
后来我又觉得,这次申请被拒或许是件好事。提交申请后,我想像了很多以后的科研生活。有时候觉得很兴奋,觉得自己可以做一些看起来很酷很牛逼的事。有时候又觉得读博士,特别是理论物理博士前途渺茫。我是冲着当教授的心思去的,可是这年头当教授也不容易。读完博士还得读一两期博士后,之后还不一定能到教授。即使是国内的大学,现在招聘的条件也是水涨船高。没有Top20的科研经验,几乎就去不了985,甚至连211都难上。
即使在国外当上了助理教授,还得再奋斗几年才能升副教授,得到终身聘职。而且运气不好,能力不足,甚至对那个大学水土不服,一下子搞不出成绩,后果不堪设想。我本科四年,在我们学院听说过两个中国教授升不了副教授,被逼回中国了。一个去了南方科技大学,一个去了南京工业大学。这两个教授在回国以前就发表了好几十篇论文,上千引用数,不简单。但是这种水平的确是难以在南大待下去。学术这条路真的不好走,奋斗几十年,到了快四十岁还不得安稳。
很久以前看过,昨天又看了一下这个问题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前景很惨淡吗?,深有感触。我想不懂为什么搞科研的代价那么高。新加坡还算不错,读博士的时候奖学金只比工作少一些,博士后教授工资也不低。但是在国内情况严峻,博士生津贴少得连吃饭都成问题,博士后教授工资也不高。教授都得靠搞外快赚钱。
这几年接触了不少教授,水平高低不齐,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忙。忙得没有时间搞科研,没有时间指导学生。为什么那么忙?忙些什么?他们忙着到处开学术会议,忙着到处拉科研经费。教授真的应该把100%的精力放在这些上面吗?其实他们忙这些很有道理。参加学术会议可以找到人合作写论文,找到人引用自己发表的论文。拉科研经费更不用说,钱多科研产出自然就多。没钱的话请不到人买不到物品仪器,讲科研都是屁话。这是可悲的科研现状,不单止是中国,新加坡也是这样,我看美国乃至全球普遍都是这样。(至少工科是这样)可这种现状真的合理吗?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改变,这还是我心目中的科学家工作吗?难道我辛辛苦苦奋斗二十年最终还不能好好专心搞科研,天天要在外面跑搞关系拉经费?
有人说,如果你把爱好当成工作,你就不会再爱它了。我热爱科学,热爱物理,或许并不需要把它当成工作。或许我应该找一份自己擅长而且可以赚钱的工作,有空的时候多看科普书籍。如果真的想研究物理,抽点时间自学一下也可以。我发现真正让我感到兴奋的是粒子物理。每当我读到粒子物理的文章,心里总是感到热血沸腾,感觉自己了解到宇宙奥秘。可就像这个匿名答主(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前景很惨淡吗?)在CERN读完博士后也是感到前途一片渺茫。我在Quora上问了Is funding an obstacle for science?第一个答主也是在CERN做科研,她说身边好多人读完博士、博士后以后还是顶不住生活压力(主要是收入低)跑去业界了。
我需要一段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我到底要不要读博士。如果读博士,到底要不要读物理。今天看到一个博客叫100 Reasons NOT to Go to Graduate School,里面有接近一百篇文章叙述不读研的各种理由。或许我应该认真看看这博客,慢慢思考。
可是我总觉得做科研不应该有那么高的代价。很多人都是很单纯地去追求学术的快乐。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单纯地快乐着?科研人员的工资应该和工程师相当,科研人员不应该浪费那么多时间拉经费,不应该为了晋升压力发表论文求量不求质。必须有人地站出来改变这个局面。这是我最近想得最多的问题。
科研众筹或许是一个突破口。科研众筹可以让科研人员直接面向大众筹款。目前做的比较成功的网站是Experiment,我这里写了一个关于科研众筹的答案。目前项目平均筹款数不到5000美元,这跟几十上百万美元的科研经费相比根本是杯水车薪。这个网站做了3年注册用户也只有两万多人,捐款的人只有一万多,捐款超过一次的仅有八百多人。整个网站累计筹得160万美元,影响力有限。可是已经帮助了好几百个科研人员完成科研项目。如果模式做对了,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捐款,说不定可以影响到整个科研界。目前Experiment只接受美国科学家的科研项目。如果我们把Experiment引进中国效果会是怎样呢?
改变科研产出评估方式或许也是一个突破口。目前一个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靠简单的论文数和引用数来衡量,过于粗暴。每篇论文的重要性不一样,所以发表一篇重要论文可能比十篇一般的论文的价值更高。而论文的重要性如何衡量呢?目前的主流是引用数。可是引用数是否能准确衡量一篇沦为的重要性呢?一篇论文得到引用也不一定因为它很重要。同一个论点可以引好几篇不一样的论文,引你的还是引他的有时候还得看我跟谁关系好。而一篇论文被引用必须先被发表,被看到,而且引用到另一篇被发表的论文中,这个周期可能超过一年。或许我们可以引入其他参数来衡量科研产出?比如论文的浏览量,搜索量。比如说科研创造的工业产值等等。如果合理地科研产出评估方式得到大家公认,它可以引导科学家更加“健康地”做科研,而不是到处拉关系赶论文。
我对科学的热爱或许不需要用来做研究。或许我可以开一家像Experiment的创业公司,解决科研人员的各种问题,改善科研人员的福利。
问路在何方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